炖骨头好吃还是卤好吃?

徐离依紫徐离依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一个东北人,我可能有必要为炖骨头正名了! 首先澄清一个事实,我们常说的“炖”与“焖”其实是不一样的。 “炖”,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本质——把东西放到锅里煮。这个“煮”是“炖”的本义。比如我们常说的“炖鱼”“炖虾”,用的就是本义。 而“焖”则不是这种用法。

“焖”是盖紧锅盖,用微火把饭菜煮熟。所以有“焖米饭”“焖豆包”,没有说“焖茄子”“焖土豆”吧(炒土豆丝也算正经菜)。 “炖”和“焖”的区别不仅在于一个是“煮”,一个是“焖”。更重要的一点,是“炖”可以放盐,而“焖”不能放。 这里就涉及到烹调方法的一个原则——“先煮后焖”或“先炖后焖”。

所谓“先煮后焖”是指先用旺火烧开,然后加盖,用小火把菜焖熟。在这个过程中,盐是随着沸腾的水蒸气扩散到菜的表面而被慢慢溶解吸收,也就是说,盐是在高温下溶解的。这样做出来的菜味道是咸淡适中,口感鲜嫩。典型的一类菜就是“酱菜”,比如“豆瓣酱”“香辣豆豉”等。

而“先炖后焖”的意思正好相反,它是先把菜用小火炖烂,然后再加盐焖熟。这样的菜口味较重,比较“下饭”——用来就馒头吃特别好。这类菜多数都是肉菜,比如红烧肉、猪蹄、羊肉炖胡萝卜…… 用“文火”的“炖”很容易糊锅,因此需要不断“加汤加水”,保证锅内一直“水多肉少”,这样才能做到既不干锅又不糊锅。 回到问题来,骨头是用“先煮后焖”还是“先炖后焖”呢?显然应该是前者。因为骨头里的骨髓含脂肪量很高,如果用高压锅闷,容易出油(在沸腾的过程中,脂肪会浮在上面并融入汤中)。用普通锅炖也一样,一旦骨头汤表面出现油花,就说明骨头已经熟了,就可以加盐再焖一会盛出来吃了。如果在烹饪过程中不加食盐或者少加盐,就会形成“老汤”,这是后话了。

冯键烨冯键烨优质答主

卤骨头与炖骨头吃起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卤骨头是用小火卤制熟,骨头吸足了汤汁,肉味十分鲜美;炖骨头,汤汁进入骨头有一定的局限,相对来说味道是欠缺一点的。

如果论营养价值的话,两种基本相当。 卤锅里的骨头,经过几个小时在卤锅里的漫长煎熬,早已浸入了浓香香辣的卤汁,鲜美异常。吃在嘴里先是骨头的脆香,再则是肉香,最后是越啃越浓的卤汁的味道。

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很营养丰富的,看自己口味选择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