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鳞煮水有什么作用?
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吃鱼,对于不同的鱼也有着不同的做法,每个人喜欢的口味也不一样。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草鱼鳞煮水有什么作用吧。
草鱼,与其他鱼类相比,其鳞片是无刺的,而其鳞片的药理分析:经测定,每百克草鱼鳞含蛋白质为8.77%,脂肪2.82%。还有丰富的卵磷脂和维生素A、B。中医认为,其肉有养胃、利水、消肿、生津、补气、化湿等功效,久病复发,且发病前有食鲤鱼病愈史者,食鲤鱼可以起到食疗作用。
但是,值得说的是,虽然食用草鱼的鱼身对身体益处多多,不过,其骨刺却也是比较多的,所以,有些人更喜欢把它的鳞片挖掘出来晒成干,保存好后煲汤,口感既好又有益于身体健康。
至于将鲦鱼(草鱼)的鳞片晒干,保存起来以备长期使用,在南方较常见。如广东地区,每年深秋,人们便把淡水鱼收捞出,捞去鳞片,仅留鱼骨,经晒干后就存放在坛子里,长期使用;又如在湖南沅江,过去有一传统产业,就是加工鱼鳞,叫“打鱼鳞”,将鱼鳞收集起来,去骨、剥皮,经腌制、蒸煮、晾晒等工艺,做成鱼鳞糖,是一种价廉而物美的小零食;或在贵州地区,将鱼鳞干制后,同桔梗、五味子等中药配制成册,治疗老人干咳、颈痛、骨折愈合等疾病,效果较好。这种利用鱼鳞的治疗方法,在我国各有一定代表性,如:辽宁鞍山民间验方有:将鱼鳞30克,牛膝20克,煎水取汁,加赤芍15克,丹皮15克,栀子15克,丹参15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治疗关节炎,关节肿痛者50例,治疗效果较好。又如内蒙古医科大学传统验方:将鱼鳞15克,陈皮15克,半夏9克,共研成细末,装入布袋中,置于背包内,每次取3-5克,热水冲服,日服一剂,可治疗慢性胃溃疡。
在陕西西安,还有一种用鱼鳞、海带、海藻同烹炸成的菜肴“裙带龙须”,其来历为:古时有一西周王室贵族,因违逆宫规,罪不容诛,周襄王下令将他剥皮拔毛,抛入御河。事后,守河老民将拾到的一卷鱼鳞,用炭火细细烧烤,剥去炭灰,再用清水冲洗,取出卷中的鱼刺后,放进锅中油炸,待浸透鳞片后捞出来放在碗中,再将炒好的海带、海藻放入锅中一同翻炒,取出后即为“裙带龙须”,据云:此菜若加鸡丝翻炒则更好看。
可以说,鱼鳞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其入药的部分是已经干涸的鳞片。而之所以将它煮水,主要还是为了去除其腥味,以便让大家更容易接受这个药材的味道。那么草鱼鳞煮水怎样做呢?
【原料】
草鱼鳞300g、红枣10个、老姜50g
【调料】
料酒1汤匙、盐1茶匙
【做法】
1、将鱼鳞浸入清水中,淘洗数遍直到水不再浑浊;鱼鳞洗净沥干,放入压力锅中或普通沙锅中;红枣洗净,切段;姜切片备用。
2、沙锅烧热,放入姜片,稍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