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皮硬好吃还是软好吃?
其实这个问题,在饺子的制作过程中就已经确定了。 那就是在和面的时候,面团的软硬程度。 我们通常说的“饺子皮”,其实就是“烫面”、“半烫面”、“温水面团”。 用高温水(80℃左右)直接和面,这样和出来的面团也叫作“烫面”。这种面粉经过高温,大部分淀粉已经被糊化,所以做出来的饺子皮光滑、韧性小,煮熟之后很容易就剥离开了。 但这样的面皮往往也缺乏嚼劲,所以会加入少许盐增加面的筋度,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植物油,来提高面的延展性,使得水饺更好包制。 有些特殊的风味小吃,还会用热油将面团炸至金黄酥脆,如天津的“炸糕”,安徽的“煎饺”。
用冷水或者常温水洗过的面叫做“凉水面团”或“死面团”。这种面团需要更多的油脂来调和,否则就会变得很硬很脆,难以消化。 所以一般我们看到的凉水面团,都是裹着油渣或者放了很多肉馅的油炸食品,比如福建的“炸肉丸”,四川、河北的“炸糕”等等。 用冷水或者常温水和面,在面团里掺入适量食盐,促使面粉里的淀粉颗粒脱水硬化,形成紧密组织结构的叫“盐水面团”。 这个面团的韧性和弹性都很不错,可以用擀面杖擀成薄片,切成等大的剂子,包上馅料捏成饺子形状,下锅一煮,皮薄馅大,鲜香满口。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一种常用的“开水面”。这个面是用刚沸腾的水直接和面,因为水温过高,面里不能加太多的油脂,否则会破坏面里蛋白质的结构,导致发粘、开裂。所以开水面适合用来做带汤的水饺,或者是蒸饺。
总之这些都是和饺子皮的口感息息相关的。不过要是按照上面的方法做了,你还觉得饺子皮不好吃,那只能怪你嘴刁了。哈哈哈哈~ 开个玩笑,如果真的是你嘴刁,那我也没有办法。毕竟好吃的饺子皮,可是我千辛万苦调出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