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就可以建CBA球队吗?
CBA不是NBA,不是一个有充分市场化行为的联赛。 CBA本质上是“事业”,而不是“生意”——虽然篮协一直在试图将其变成一笔好生意 什么叫作“事业”呢?就是这帮球员、工作人员,包括老板,是没有“退出机制”的——说白了就是没有职业运动员退役后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保障 和NBA相比,CBA没有任何商业化的体制保证。
CBA所有的球队(包括未来的新军)都归属于不同的企业或者机构。也就是说所谓的“球队运营成本”并没有准确的财务预算。例如浙江广厦的球队运营经费来自于李春江投资建造的两栋写字楼,广东队的部分经费来自地产公司……这些费用到底花了多少没人知道 我想说的是作为球迷我们只能看到表面上的东西,比如北京首钢一年的经费大概是3亿元人民币左右(据说已经超过了5亿但是还没有换签大外援),那么我们就觉得首钢很土豪,其实不然。因为这三亿元里可能包括球场建造费、场馆维护费、员工工资、球队建设资金等等很多项目,真正用在球员薪酬上的可能连1.5亿都不到,而NBA一支普通水平的球队一年花在球员身上的钱大概就要4亿美元了。
所以从篮球本身这项运动来讲CBA和NBA的差距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但是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凡事都喜欢和美国人比较。殊不知在我们这个领域,我们的竞争对手并不是美国那些体育联盟。我们的对手是在中国这片土壤上努力挣扎的同门兄弟。当我们把CBA球队看做是富人俱乐部的时候,我们的竞争对手正忙着想办法把球队卖给当地政府机关,以便能继续存活下去。(参见新闻 北京男篮与顺义区政府达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