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后会崩溃吗?
现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出现经济危机甚至崩溃的可能性比十年或二十年以前明显增大了。 首先,我们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运作模式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层次上,既没有形成像德国、日本那样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优化体系,也没有像美国那样可以通过大量印钞票来解决危机的模式。我们既不可能像德国、日本通过放弃部分经济增长来换取结构的优化(其实,日德在战后经济增长中,GDP增长速度降下来同时没有增加失业,实际上是把增长平分了),也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用印钞机来解决问题,因为我们不是美元区。如果其他国家也学美国人那一套,大量印发钞票,那么结果一定是所有国家一起通缩(因为钱变多了,需求下降了,每个国家都要保自己的产业,谁也不会先降价,这样,无论哪个国家多花钱还是少花钱都没有用,通缩是必然的)。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不可能采取这样的措施的。所以,中国的经济危机只能是结构性危机或者叫产能过剩的危机,这个危机是不可能靠印发纸币解决的。只有通过改革开放(结构调整需要时间,而改革往往要付出高成本),或者通过战争(最极端的情况是,作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核武的大国,为了扭转经济危机,可能被迫使用核武器,从而开启人类新文明)。
其次,我们在处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时采用的战略是“扩大内需”,而这个战略本身是有潜在风险的,那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因为,无论是盖世神功还是广义货币,最终都是要用人民币来购买的,而现在能购买的东西主要是由中国人创造的(出口商品主要还是由外国人购买),也就是说,中国人民创造的GDP大部分都变为政府投资和居民消费了,剩下用来贸易顺差的那点GDP怎么抵偿巨额的货币增量呢?只有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一种选择。当然,我们可以通过进口更多原材料的方式减少对外贸依赖,但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更何况,我们现在进口的许多原材料是用来生产出口商品的,我们并没有真正买到这些原材料(譬如,铁矿石,我们出钱了,但是,我们把铁定单给了巴西淡水河谷,而其最大的股东是日本三井物产,日本三井又反过来把利润给了澳大利亚)。
总之,我们是用自己的GDP换来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这就是牺牲了部分人(如农民)的利益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需求(扩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