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五行里面有什么?
“汉字五行”属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五运六气”范畴,是说明汉字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抽象概念。 东汉.郑玄《周礼·春官·大史》注曰:“五运者,金木水火土也;六气者,风暑湿燥寒也。” 金木水火土,对应五色白青黑赤黄。
风暑湿燥寒,对应四时的春夏秋冬四时。 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每个节气有十五天,每年有24个节气。 那么一年就有840日,每日用干支纪日,一个周期就有60个甲子,60年一个轮回。
古人发现,在60年一个的周期内,往往会出现73个相同的干支组合,也就是73对干支。5个干支一循环,就是140年。每一轮73年就是一个完整的小周期。 在小周期的开始和终结,往往会与五行中的某一种或者几种发生相对旺盛的现象(多出现在四季的末季),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行运”。
在每一年之中,也有“行运”的出现。不过时间很短,只有一天,被称为“流年”。 每年的第一天为“流年”始,从“流”字拆开,就是“水车”的意思,取水流之车的象形,象征新年的开始。每天的一昼夜又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月建。每一个月建都有一个“天干”和对应的“地支”。
比如元旦为甲子日,丑月甲午月,寅月己未月……以此类推。每个月都有“行运”,但每月的“行运”有天干、地支两个标志。 每一年都有一个“岁君”,这个“岁君”的“岁”指的是“太岁星”。古书云:“太岁如君,为万物之主宰。”可见太岁的地位之高。每一个太岁都有姓名,由天干地支组成。六十太岁循环不息。 “行运”有时也会与“太岁”相冲突,这个时候以“行运”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