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龙字的成语有哪些?
龙飞凤舞
解释: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现在也常用来比喻书法艺术和武术的遒劲有力,抑或生动活泼。常用于褒义。龙飞凤舞在中国也可指游丝,龙飞指黑游丝,凤舞指赤游丝。
出处: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释义:天目山的山势犹如游龙飞舞,汇于临安。
龙马精神
解释: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龙马:符合“乾”之德的天马,象征忠、义、仁、信、智;精神:活跃,精力充沛。“龙”在中华文化中作为王的象征。古人以龙马为动物中之瑞,是神驹。故有此说。
出自:“龙马”最早见于《周易》,“龙,德而形者也”,《周易》将龙当做“德”的化身。“龙马”是符合龙德的天马。《周易注疏》:“龙德而马,故谓之龙马。天卦之长,地卦之尊。”
龙腾虎跃
解释:龙腾虎跃是一个成语,泛指雄性动物跳跃奔跑。亦比喻英雄豪杰奋起而为英雄事业。出自明 袁宗道《马价辩》:“若能出阁登坛,一鸣万里,岂不又如龙腾虎跃之光景也”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吴失》:“是以圣哲植牙,贤杰龙腾虎跃。”
龙潭虎穴
解释:龙潭:深水里的蛟龙洞穴,比喻险要而有凶险的地方。跳进龙潭,深入虎穴。比喻十分危险的地方。也比喻非常艰难的事情或去非常凶险的地方。
出处:《北齐书·娄睿传》:“不虑鹰犬微功,伏维龙潭虎穴,无所不历。”
龙吟虎啸
解释:象龙在鸣叫,虎在咆哮。常用以形容歌喉嘹亮或笔墨雄奇生动。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音辞》:“僧弥每言:‘王家领军,何无识公邪?人云:卿语佳,不辨我自作,何得尽卿语邪?’领军曰:‘我少年年时,随卿叫唤,不办复作声。’又曰:‘公昔当复自不办,我少年时,随卿龙吟虎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