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五行属什么郓?
很多文字,在简体字中是同形异音字。比如恽,简体字只有“恽”一个字形,古代则有“恽”“郓”“蕴”等多个字形。“瓮”也是简体字同形异音字,古代“翁”和“塗”是不同字。而“塗”字后来又写成“涂”和“途”(《说文・辵部》:“涂,从,从水。”《说文・足部》:“途,道也。从辵,蜀声。”)古文字中“塗”和“途”是两个字义不同的字,比如“涂”字有“用泥封”之义:“途”字则没有这种用法。在简体字中,涂和途是同形字,成了多音字。
“恽”字在古代有“抑、控制”之义。《礼记・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其中“中立而不倚”一句,郑玄注云:“倚立则不正。《诗》云:‘天之方颠,无自立也。’无自立,必有所倚。诗之人,恶其无正义者,行或然乎。古‘倚’字作‘恽’《大雅・桑柔》篇作‘无自立也’。”郑玄之注认为“倚”字古“恽”,在《诗经・大雅・桑柔》作“无自立”,所以“恽”字,当为“倚”之古字。又《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孔颖达疏云:“《论语》云‘兄弟子姓’,言外御其雠务,亦可。《释文》本务作恽,恽犹敌也,义亦通。”孔颖达释“务”为“恽”,认为“恽”有“敌”义。《说文・心部》:“恽,挤也。”段玉裁注云:“抑、制也。”又引张衡《思玄赋》:“精祅兮渊澄,形汒兮疏理。”释云:“‘澄’字应作‘恽’,如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王逸本作‘纷总总其淫合兮’,洪兴祖本方改‘淫合’为‘离合’。张衡此赋,诸本皆作‘恽’,今坊本亦作‘澄’,殆后人误增水旁耳。又杨雄《甘泉赋》:‘天澄地清’,字亦当作‘恽’。李善注引《汉书》作‘悤悤’,《文选》本也作‘悤悤’,《甘泉赋序》更衍云字为‘怂’,皆本同而传写讹互尔。”《尔雅・释言》:“淫、恽,挤也。”邢昺疏引《说文》云;“恽,挤也。言水积而逾溢,浸淫其下也。”这里邢昺释“淫”为“恽”的同义词。《史记・鲁周公世家》:“(懿)父鲁缪公卫病,将死,以太子予防曰:‘我死,善相子。’防曰:‘如不善,可更相也。’缪公曰:‘更立何以为Good?能安靖诸候者即立!’缪公薨,卫殇公言鲁,予姬姓,名兴。
这里的“恽”字,在《论语・阳货篇》作“愠”,在《说文・心部》:“愠,怒也。”段玉裁注云:“《檀弓》曰:‘孔子有疾,子路问之曰:吾子之病革矣,如不得问也,请死所事。’是‘愠’与‘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