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有多少日本债券?
从数据上看, 中国是1985年以来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规模日本国债投资者,持有规模在2014年一度达到3786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之后逐步下滑到目前的2524亿美元(数据来源:美国财政部) 另外, 从机构来看,中国央行和外汇局合计持有的日债超过1500亿美元(占其外储的1.7%左右),为中国境内企业和个人等境外投资机构的最大单一债权国;而境外投资机构所持日债规模2014年底曾触及3511亿美元的纪录高位后,也出现同比下滑,至今年一季度末为2979亿美元 (数据来源:彭博) 那么为什么中国在2014年的时候会购入那么多日债呢?这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个是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美联储大量印钞注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市场上流通的美元数量大增,进而使得以美元计算的通货膨胀上升。 为了规避通胀的风险,各国都积极寻求安全且收益率高的资产进行配置——而这时的日本由于其经济陷入滞涨,通缩明显,国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而成为理想的买入对象。于是自2012年起,包括中国、以色列和阿联酋在内的一系列国家开始大举买入日本国债。 第二个原因是当时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是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因此为了避免“美元荒”的情况,作为新兴市场的领导者,中国需要购买更多的核心资产对冲风险;而经过多年经济发展,居民财富水平不断提高,同样面临配置优化的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中国当时是以外汇储备为基石,先后购买了日债和欧债,其中购日债的规模达到了2.2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当年日本GDP的10%)(参考链接3),从而实现了金融资产的海外配置,有效规避了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
不过现在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加息周期已经展开,美元的升值趋势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日本的经济在2016年开始出现复苏迹象,CPI持续走高,央行被迫加息以应对通货膨胀的压力。
随着日债收益率的上升和美元指数的走强,之前由于货币政策的差异以及资产负债的特征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入的效应就会逐渐被削弱,甚至会发生逆流现象。对于我国来讲,一方面需要防范境外风险向国内传导的可能;另一方面还需要应对资产价格下跌带来的资产负债缩水问题。在这两难的局面下,我国可能需要寻求新的资产配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