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区分标准化资产?

贝林芙贝林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对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秉承“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是否公开、是否可流通、信息披露程度、集中登记独立托管等方面确定认定标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同时满足等五个条件,而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之外的债权类资产均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明确界定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便于市场理解和执行。对资管产品投资非标资产的管理,一直是资管新规的重点之一,资管新规对非标投资制定的严格要求,成为资管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资管新规及此前出台的理财新规之中,对于非标资产投资做出比较严格的制约,诸如设置非标投资余额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非标资产应优先结合临时性、过渡性、有变现能力的资产、设置期限匹配要求等。由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规则未予以明确,非标债权投资的管理还存在一定难度,实际操作中难以判断是否符合要求,从而制约了资管行业的投资业务和市场创新等。对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进行认定,有利于明确资管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范围,推动资管产品统一监管以及大资管行业健康发展。

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以及市场定价能力,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有严格的范围和条件,市场流动性较好、市场定价能力较强、信息披露充分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纳入标准化范围。同时,对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投资业务纳入资管产品的监管,约束资管产品的非标准化债权投资,也约束了部分资管产品投资非标资产的“监管套利”,促进资管业务回归本源,将资金资源更多投向具有直接融资特征的债券等领域。整体将提升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以及市场定价能力。

对于非标业务规模较大的银行和部分中小银行将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正式稿较征求意见稿的修订,基本不涉及范围认定的规则的修订等,修订内容的差异不大,符合市场预期,对市场的影响可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