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幼儿园园长?
园长是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和行政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是幼儿园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幼儿园,对内全面负责幼儿园的工作,园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标准。
一、幼儿园园长的任职资格标准
(一)必须是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
(二)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有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有符合幼儿教育规律的教育思想和办园理念。
(三)具有一定的幼儿园管理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能正确贯彻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依法办园。
(四)具有一定的幼儿园保育、教育以及行政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业务指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带领教职工完成幼儿园保育、教育和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
(五)具备幼儿园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获得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证书。
二、幼儿园园长的任职程序
幼儿园园长由举办者提名,报审批机关核准后,由举办者聘任。幼儿园园长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规定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幼儿园园长的任职实行“公开招聘,公开推荐,民主选举,行政任命,合同制约”。
(一)公开招聘,广泛推荐。幼儿园举办者可根据园长的任职条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园长,在公开园长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和待遇、报名时间和程序的基础上,采取接受自荐和组织推荐、社会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广泛推荐园长人选,幼儿园举办者也可以直接聘任园长。
(二)组织考察,民主选举。幼儿园举办者在公开推荐园长人选的基础上,应通过召开园务委员会等广泛征求意见,进行民主推荐或民主选举,确定园长考察人,并对园长人选进行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思想作风、工作能力以及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考察可通过个别谈话、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
(三)党委审核,政府任命。在广泛听取和征求园内教职工、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由幼儿园举办单位党组织审核,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由有关部门正式任命。
(四)竞争上岗。幼儿园园长也可以由有幼儿园管理经验的人通过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园长岗位竞争上岗考试选拔,并根据有关规定经培训合格后,取得幼儿园园长岗位合格证书后,由幼儿园举办者提名,报审批机关核准后正式任命。
(五)签订聘约,合同制约。幼儿园园长产生后,应由幼儿园举办者与园长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期限、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及其补偿。合同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在合同期间,因双方利益关系发生纠纷的,依合同规定执行,或者提交有关部门依法仲裁。
幼儿园园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举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有权免除园长职务:
(一)幼儿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园长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
(二)不能履行园长岗位职责,年度考核不称职或者连续2年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的。
(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受到党纪政纪撤职或者撤销职务以上处分和刑事处罚的。
(四)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园长岗位工作长达1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