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不要煤炭行业了吗?
国家对煤炭有生产和使用的刚性控制,并没有限制煤炭行业的发展,而是要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因为煤炭资源是具有局限性的,对煤炭的控制主要是对产量和消费量的控制。所以对于煤炭行业本身而言,国家的态度并非打压,而是力促发展。
首先,国家支持煤矿企业的合并重组。主要根据煤炭的储量、产率等,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对效益不高、生产规模不大、有一定储量的煤矿进行兼并重组。通过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升级改造,提升产业集中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释放先进产能,实现煤炭资源优化配置。
煤矿企业合并重组之后,一些新政策能够更便捷地惠及企业,并且还能利用大矿的管理理念和硬件优势来带动小煤矿的发展。因此,小煤矿只要能够选择一个有实力、有管理能力和意愿的大煤企,完成合并重组以后,还会有很大发展空间。
其次,国家大力支持建设现代化煤矿,鼓励“四化”建设。煤矿智能化、机械化率越高,煤矿工人就会越轻松。过去常说,上井以后工人黑煤炭,现在工人都能做到白衬衫下井、白衬衫上井,并且未来的工作环境还会更加的舒适安全。“现代化矿井”不仅仅是硬件设施,也包括人员的管理、软件的配备、制度的完备以及人才的使用和培训等。这些现代企业应有的一些要素,也在逐渐被煤炭企业吸收和使用。
其三,国家的“一带一路”对于煤炭行业也是一项重大的利好政策。现在中国国内的煤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局面,但是,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能源的需求增加,对于煤炭企业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有更多的能源、更多的项目、更多的需求。而中国一些煤炭企业、煤炭设备制造企业“走出去”以后,也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其四,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化工项目的大力发展,是煤炭新的出路。煤炭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对于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相关政策的变动,可以提前布局,以变应变,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寻找新的出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和政策的支持,煤炭在未来会越来越清洁。现在,中国有15%的煤炭可以直接得到清洁利用。
综合来看,对于未来煤炭行业的发展,应保持乐观态度。中国的煤炭需求还有增长的空间,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煤炭消费总量在38~43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