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氏祠堂在哪?
高氏宗祠座落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平东大道,是由当地的高字辈后人于2016年发起兴建的。 高氏宗祠建筑占地面积128平方米,三进式布局,为砖木结构平房。大门上悬挂着原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震题写的“高氏宗祠”匾额。 走进祠堂内,正中间供奉的是高氏始祖高欢的塑像。
据史料记载,北魏皇族拓跋氏改为汉姓高,第一代皇帝孝文帝赐高欢姓高,因此高欢是高氏家族的始祖。 高氏祖祠还珍藏着一块康熙帝御笔亲书“敬胜斋”匾额。这块匾额原本挂在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里,后来被高氏后人请回家中。 为何高氏祠堂能入主京师大学堂呢?这还得从高家的一个祖先高晋说起。
清雍正皇帝在位时期,为了培养满洲官员汉语水平,特别设立了“满汉文翻译科”,由内阁学士负责选拔人员参加考试。高晋就是通过这一途径进入旗人子弟所聚居的北京内城。随后,他一路官运亨通,最终成为了乾隆时期的重臣。
作为一个满汉通译的大学士,高晋最大的功劳在于成功劝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归顺清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乾隆皇帝特意赏赐给他一座绣有九条金龙的“敬胜斋”匾额。
乾隆皇帝南巡时,曾下旨让高晋在家恭候圣旨。为此,高家专门在宗祠内摆上了乾隆皇帝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