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字五行属什么?

杭行程杭行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蔽(音必),部首:艹。从艹,敝声。本义:遮蔽。 《说文解字》:“蔽,掩蔽也。” 段玉裁注:“今谓遮挡物曰‘蔽’者,古谓之‘揜’。《大雅·棫朴》‘敝笱待朝’、《小雅·斯干》‘无菑无害’,传并释之曰‘掩也’。是掩与蔽古今通假。” 从古人造字的思路来看,“蔽”与“揜”应该属于古今字。上古时期,人们用“揜”表示遮掩的意思;后来由于形声字“蔽”的“艹”旁笔画较繁,且“宀”代表房屋有遮盖之意,因此逐渐以“蔽”代替了“揜”。不过目前所见金文等先秦文字资料中,大多还是“揜”。如西周青铜器史墙盘(公元前五世纪)铭文“毋揜我德”、虢季子白盘(公元前六世纪)铭文“夙夜其惟我显祖文王、文武釐命,毋揜尔光”。

“蔽”字在古代还常用于组成复合词。如东汉王充在《论衡•量知篇》中说:“世之学者多不知读何书,闻先王之道,以为谤书而毁之;闻圣贤之言,以为邪说而蔽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这里“谤书”和“邪说”中的“谤”和“邪”都是修饰“书”和“说”的,也就是现代汉语的“偏见”和“歪曲”。这里的“废”也是偏正结构的合成词,指“荒废的事情”。这种结构在现代汉语里也很常见,如“文盲”“半通不通”等。 从字形上看,“蔽”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宀”(房屋),下面是“敝”(扯下窗帘)。由此可引申出“隐蔽”“隐瞒”“覆盖”等含义。如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鲁迅小说《药》中“包好,包得四周围全没露出一块皮纹,就像生了锈的铁门轴那样。”

由于古代没有区分颜色的词语,故“红”与“绿”在古汉语中是一个词,即所谓的“红绿”或“朱碧”,这样“蔽”的字面意思就又有了一种动态的色彩感——“红色”与“绿色”交织,如同帷幕一样。因而“红绿”就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红色和绿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等等所有的颜色。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过于随意。但是,如果考虑到“红绿”可以组成许多带有色彩感的动词,则这个解释就变得相当合理了。如唐柳永《望海潮》:“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逸兴壮飞。”这里面“云树”是“绿”色的,“霜雪”是“白色”的,“逸兴”是“赤色”的,再结合后面的“壮飞”,整个画面就变成了充满运动感的绚烂的颜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