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落地企业指什么时候?
2015年3月3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宏观经济政策》(简称“混改方案”)。 混改方案的出台无疑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拨动了弦,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从国际经验来看,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战略选择。通过引进非国有资本,不仅可以实现股权多元化和公司制改造,还可以引入新的管理理念、经营机制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国有的体制外成长。 目前中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征就是各种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之一的资本也必然走向市场,通过市场来实现最优配置。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优势产业和控制力的体现必然是市场和资本的集聚。只有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但目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在产权方面如何混合,以及如何真正实行契约化管理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明晰。另外,在监管和退出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之,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也需要相应的配套改革来支撑。我们既不能冒进也不能畏缩不前,既要大胆尝试又要防止失控。让市场的力量在整个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017年12月,北京印发《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任务实施方案(2017-2020年)》,其中提出“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的阶段目标:
中关村科学城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能源与环保、大数据、精准医学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和科技型企业聚集,到2020年建设10个重大成果转化落地项目,新转化落地1000家科技型企业。怀柔科学城着力提升与创新型大学和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创新水平,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到2020年建成1-2个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首批18个科技基础设施平台试运行。未来科学城聚焦“搞活存量”、带动“做好增量”,创新央地联动、军地融合、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实施“2025创新能力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成开放2-3个创新功能区,入驻科技机构40家左右。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白菜心”工程,强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落地,引领产业升级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领域,推动建设一批创新型企业、创新型研究院和创新型重大项目,到2020年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实施重大前沿科技攻关100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