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僵尸企业有什么?

楚浩柏楚浩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僵尸企业的定义其实一直都有争议, 最早从金融体系的角度来看, 一个企业如果长期缺乏现金流(利润+现金流量表活动), 又没有进行重组和重整的计划,那么就应该算作「僵尸企业」。 但是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企业存续的价值——很多企业虽然不赚钱甚至亏钱, 但因为这些企业拥有品牌、渠道等无形资产, 所以这些企业仍然具有价值。

后来人们逐渐认可了下面这种说法: 如果一个企业经营利润为负值且常年亏损,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且长期无变化,则该企业的财务存活能力严重缺失,可以定义为「僵尸企业」。 这一定义同时考虑到了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以及资金的流动性。 但是有些僵尸企业确实是因经营不善导致的,如钢铁行业的大多数企业都属于这种情况; 而还有一些僵尸企业是被迫的, 如2016年东北特钢巨额亏损,濒临退市,但是第二年突然巨赚,就是因为国家为了振兴东北特地安排了一笔30亿的补贴。

我们可以说大部分在经营不善的僵尸企业, 都是“自废武功”式的僵尸企业; 但有一部分“被废武功”式僵尸企业,这类企业往往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只是受到政策、行业周期等原因的影响,目前经营困难。 这类僵尸企业如果能得到妥善的处置, 就能化腐朽为神奇、重获新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四创电子, 作为军工领域的企业,四创以前一直默默无闻, 但由于军工行业的特殊性,这个企业一直都还存在着。随着军工行业改革的推进,这个原先“被废武功”的僵尸企业终于获得了重生。

殷言炫殷言炫优质答主

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僵尸企业主要在竞争性领域,且规模一般偏小,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僵尸企业数量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僵尸企业存在明显的“国进民退”现象,民营企业的平均债务负担不仅重于国有企业,其僵尸企业的比例也高于国有企业。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大量僵尸企业耗费着宝贵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本,并产生了“免费搭车”道德风险等问题,不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同时,大量僵尸企业也严重危害了金融体系的安全,加大了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其危害不容小觑。

西方国家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采用的是“救治和清理并举”的方式,而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清理僵尸企业不宜“一刀切”,应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国情,在清理僵尸企业的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区别对待以救助为主,适当清理”的解决策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