厷五行属性是什么?

红婧明红婧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厷,读gōng,是“功”的异体字。《康熙字典》里写:“公,古今字。……按古无公字……今行文时,不得不用公字,故因立此别字。” 古代没有“工”字的时候用“公”表示“工”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工作”“功夫”“公差”“公平”“公正”“公开”“公关”中的“工”字,都是“工”字的繁体字或者异体字。

所以,“厷”字就是现在“工”字的异体字了——它表示的是现在“工”的字形和意思。 而“功”字则是“厷”的繁体字。在《康熙字典》里,“功”字条后面列举的字体里有“工”还有“厷”——这两个字现在都使用。但是现在的手机电脑等电子终端里的“功”字,都是简化的字体,即“工”。 所以“厷”是“功”的异体字,“功”是“厷”的繁体字。 关于这俩字,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跟杨贵妃有关。

唐朝有个叫罗虬(读róu)的词人,因为擅长作词而得到唐玄宗的宠爱,跟杨贵妃关系也甚好。有一天,他陪杨贵妃赏花饮酒,即兴作词一首,其中一句“嫩蕊包朱萼”受到贵妃喜欢,于是赏了他一朵红色玫瑰花。

后来罗虬被赐死,临死前他看到宫墙脚下有一株红玫瑰,就叹息说,我不堪流俗而被放逐,就像这红玫瑰,本来是最爱的花,却被弃之墙脚,真是可惜! 这句“嫩蕊包朱萼”,“嫩蕊”就是“厷”,“朱萼”就是“功”,罗虬把自己比做了花儿,说自己的才华被埋没,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司徒晶司徒晶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含有周期性循环(或生或克)的内涵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构成的一种认识模式,从周朝开始,中国就已经有了五行的说法,到了汉代,董仲舒、京房等儒家学者吸取了阴阳五行思想,创立了新的儒学体系,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国古代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

五行是阴阳的细化,凡是存在就必然包含阴阳五行。如人体的五脏,分别为心、肺、肝、脾、肾,而五脏又分别与五行相应为比,即:心、舌、血、神对应于火;肺、鼻、气、魄对应于气;肝、目、筋、爪对应于木;脾、口、肉、唇对应于土;肾、耳、骨、髓对应于水。这五者彼此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为相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为相克。这种相生相克关系推动五行的运动变化,维持五行的相对平衡,并使五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木克土,木生火,则火制金,金生水,水泛则土流,土克水,则木气畅达,木旺则金荣,金能平木而制水,则火气方平,如此循环不息。五行思想后来扩展并影响了医学、哲学、宗教、 Astrology、占卜、术数、风水等行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