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股票为什么不涨?

孙康友孙康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靠,怎么不涨啊!5178点下来,跌了30%,现在是跌去6成有余,还有3成没跌呢。这已经涨了不少了好不好! 说中国A股不涨的人真是眼瞎……

不说沪指和创业板指数,就拿昨天刚说的石油板块来说吧,中国石油和中石化两市流通盘最大的两只个股,一共就涨了20%不到,其他中小盘的石油股更是大部分都跌回原点了。你说这种涨法能说是没有涨吗? (注:图中绿色框为我画的上证指数阻力位,目前看一个都没破)

还有谁说中国股市不涨啊?简直是无理取闹、睁眼说瞎话了! 但你要说A股没涨能不能理解,毕竟大盘指数是综合反映股价的指标,而很多个股并没有上涨呀!所以很多人说“我的股票就没涨”这句话其实是不正确的表述,应该修改为“我买的股票今年还没涨”或者“我买的股票今年还没有大幅涨”……但总体而言,绝大多数个股今年都是下跌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中石油、石化两大权重一直涨,却带不动沪指和创业板呢?这是因为,在A股这个江湖中,除了散户和小散,真正的资金大户和机构其实只有权重的这些流通盘大的个股,像中小创这样的一堆零散的个股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兴趣。于是A股就形成了“二八现象”甚至是“一九现象”——百分之二十的个股上涨,甚至是大涨,而另外百分之八十的个股则下跌,甚至暴跌。这就是当前A股的“结构性牛市”的本质——权重领涨,题材唱戏。中小创被权重绑架着一路狂奔,而那些真正具备创新潜力的中小创个股却被埋在了泥沼之中。

那么这种“二八现象”或“一九现象”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由A股的制度决定的。 A股是一个带有显著体制特色的市场,所谓“政策市”,“监管市”;同时,A股又是一个资金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的市场。这两大特征决定了A股必然会是权重领涨,小票跟涨或不涨的特征。

首先,政策引导的资金必然是向权重集中。无论政策是护盘还是维稳,方向上一定是向权重个股汇集。因为政策本身就是对市场进行干预的行为,而干预的目的就是调节市场中的资金流动,从而改变市场的走势。既然目的是向某个方向流动,那么资金必然会优先流向那个方向的先行者,即先涨起来的个股。而那些原本就在低位的个股,既缺少政策的导向,也难以得到市场的追捧,自然就不会率先涨起来了。

其次,A股是个资金供给远小于需求的市场。这一点从成交量就可以看出来。以今天为例,沪深两市加起来2500亿的成交额,而北上资金的成交量就有近400亿,差不多要占全天成交量的五分之一了。这就导致了A股本身并不充足的流动性变得更加紧缺,而流动性紧张就意味着那些无利好的低位个股很难获得资金的青睐。既没有政策的支持,又不具备资金面的优势,那些原本就在底部的个股想涨起来就更难了……

严铭杰严铭杰优质答主

有人认为这是政府故意压盘的结果,其实从全球股市的联动性来看,我们的股市和香港股市,还有美国股市相关度达到40%,特别是香港中资股和我们A股的相关度达到80%以上,因此这种调整并不是单一市场行为所致,应该是全球股市的共性行为:

第一,经济增长率下降,上市公司盈利目标下调。中国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因此我们股票盈利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的高速增长,但是去年上市公司35%的盈利增长率已经是历史巅峰水平,今年增长速度可能大幅下滑到20%左右,同时由于宏观调控和紧缩政策的实施,企业盈利增长出现下降趋势,这些都决定了今年上市公司盈利不会太高。

第二,资金流入速度下降,供求关系逆转压制大盘。由于今年股市上涨过快,基金扩容速度大幅增加,从节后第一周的数据看出,新增基金规模达到200多亿,是今年前两个月基金扩容总和,而股票新发和增发数量同样超过200多亿,在股市供求关系由以前严重失衡转为平衡后,股市供求关系已经开始抑制大盘继续上涨。

第三,股指期货推出预期压制长线资金入市。股指期货今年9月份推出已经基本确定,因此长线资金都倾向于回避上涨过快的行情,等待股指期货推出后的调整行情再杀入市场,这种做空期货、现货的理性投资方式决定了长线资金短期难以大规模入市。

综上所述,以上三大基本因素已经基本决定了股市短期难以继续上涨,大盘将步入为期半年的震荡调整。我们以前那种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可以挣钱的好行情已经告一段落,我们已经步入震荡市乃至下降市,因此今年投资者必须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要忍受较长一段时间的股市持续震荡期,在此期间必须树立新的投资策略:一是要降低盈利预期,二是要提高投资成功率,具体说来有几点投资思路需要提醒大家:

第一、降低年度盈利目标。以前我们在牛市中年度盈利目标是在60%甚至100%,现在这种盈利方式已经成为历史,今年投资者要调整自己的盈利思维,年度目标在30%左右已经非常难得,如果能达到这一盈利目标,就已经跑赢了所有的基金,在震荡市必须降低盈利预期。

第二、选择防御性品种。以前投资者热衷高成长类股票,例如交运、机械设备仪表、金属非金属和石化等都是高成长股,但是这类品种也是大盘指标股的集中营,上涨时这类股最容易拉指数,下跌时容易首先受到业绩增长压力而出现大幅下跌,相反一些消费类、零售类,以及商业贸易类则属于防御性品种,这类股在震荡市不会出现大幅调整,因此在震荡期要选防御性品种,而不是进攻型品种。

第三、注意规避大盘股申购风险。今年新股申购依然是股市的超额收益来源,例如上周新股申购我们获配收益率高达7.7%,年化收益率300%以上,但是从本周开始市场将面临两大超级航母中石油和中国神华的申购,预计将冻结2.22—2.53万亿资金,特别是上周股指期货首批19家会员单位名单公布,这意味着金融期货离我们已经非常之近,因此本周预计短期资金流出市场高达3万亿元以上,申购期间市场将面临资金严重匮乏的局面,因此本周市场面临短期快速下跌,投资者应该在本周规避申购风险,注意保护好胜利果实,等待股指期货出来后的大幅调整再入场抄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