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中国损失怎么办?

西玥露西玥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参加利比亚国会的目的是什么? 说好的是撤侨和援建呢?怎么变成在利比亚建立军事基地了呢? 我们不是美国,没有在海外的所谓“利益”需要保护,也没有在海外殖民地的野心。我们在非洲的最大项目就是中非铁路和津巴布韦的布拉瓦约城。

为什么要去利比亚搞什么建设?当初在建国初期还可以说是为了支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现在去给一个即将亡国的穆斯林国家建设基建有什么意义?难道我们政府不知道利比亚局势会很快恶化吗?还是说我们政府打算把几千名华侨永远留在这里? 如果真是为了援建而派部队过去,那为什么装备如此精良,而且刚下飞机就宣布有领土受到袭击就要进行报复?这根本不是援建的态度!

如果说我们去利比亚是为了争夺石油,那更谈不上正义。虽然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都缺油,但石油也不是什么战略资源,美国页岩油可以分分钟搞定,欧洲也有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和委内瑞拉储量可供开发。如果真的闹翻天了,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马上就会坐收渔利。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费大国,此时去抢一个快穷死的国家的原油有什么意义? 说来说去,我们之所以跑到利比亚去是有两个不可能实现的目的:

一是为了保护侨胞,因为当地华人最多,且聚集地离战区较近;二是为了控制海上的苏伊士运河(另一个目的其实是维护地中海东部航道的安全)。

至于有人说我们帮助利比亚政府军对抗反政府武装,这纯属扯淡。反政府武装得到沙特、阿联酋和土耳其的支持,而利比亚政府得到的不多,主要是法国、英国和美国的支持,我们真要去帮助利比亚政府打反叛军,那就是要和沙特、阿联酋、土耳其还有西方主要国家为敌。

总之,不管是出于什么考虑,我们现在在利比亚都骑虎难下了,从军事和政治上看,我们都只能继续扩张阵线稳住局面,等待形势好转。

沙琦琬沙琦琬优质答主

随着局势的日渐明朗,中国政府、中国企业在利人员和财产损失状况在各方高度关注之下也在进一步的披露和明朗。

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刘康副院长3月25日透露,在利比亚战争中,中国人员伤亡主要是建筑工人,大约有165个工人受伤,2个工人死亡,伤亡主要是枪伤和爆炸伤,这些伤亡人员大部分都已经得到了救治和赔偿。据刘康副院长透露,死亡人员的赔付金额大约是120万人民币左右,受伤人员则按照伤害程度给予赔偿,大部分都已经处理完毕。

而中国财产损失方面,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利比亚乱局导致中国企业已签约合同金额为188.3亿美元,正在执行合同金额113.7亿美元,潜在风险合同金额25.5亿美元,损失惨重。

不过据《第一财经日报》3月25日报道称,目前商务部正在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和渠道协助国内企业进行海外债权追讨。同时,中国信保的海外投资险损失补偿工作、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就相关工程款的索赔与仲裁工作也在积极展开。

而就战争和骚乱造成的损失,国内企业从一些海外承保机构获得理赔工作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几乎所有海外承保机构对战争、骚乱、罢工等给予的保险是“除外责任”。

不过,3月17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信保”)公告称,为履行国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中国信保将根据国内法及国际公约为国内企业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和相关的服务支持,包括履行包括海外投资保险在内的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责任,积极做好赔款的准备工作,随时做好尽快支付赔款的准备。

据悉,2007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投资法》规定,国家鼓励境内投资主体为中国域外的投资或拟投资的项目投保海外投资保险,并授权中国信保具体经营海外投资保险业务。海外投资保险,主要是针对投资者母国之外的国家或地区的政治风险造成的投资损失提供保险,具体承保政治风险包括汇兑限制、战争及内乱、政府征收三大类。保险额度由1000万美元到25亿美元不等,保险费率一般在0.5%至2%之间。而中国信保海外投资险承保的境外投资区域已经覆盖了9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其中,有70%以上为发展中国家。

据第一财经日报透露,目前中国信保正在理赔中的一笔海外投资保险单来自于一家中资企业,该公司于2010年4月起,经中国信保同意转让并受让了香港万威集团公司在利比亚苏尔曼地区的铁矿勘探、开采权益。2011年3月初,由于受利比亚武装冲突持续加剧和战事不断升级的影响,中资企业驻利比亚人员已陆续撤回中国。中国信保表示,目前,该公司已向中国信保就其在利比亚损失提出了赔偿申请,中国信保将按照海外投资保险合同的约定尽快完成案件的勘查和定损核赔工作,并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尽快向企业提供赔款。

而《第一财经日报》从相关渠道初步了解到,中国信保已经向利比亚风险投保客户拨付了1410万美元赔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