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怎么得来?

敖嘉柳敖嘉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说的“来”应该是“论”和“化”,不是“得” 论:在太阳系中,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月球围绕着地球转动的同时也进行公转。那么地球和月球受到的吸引力不一样吗?为什么月球会围绕地球运转而不脱离呢?这个原因就在于万有引力的存在(地月之间相互作用的力),而且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和月球对于地球的吸引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所以,只要这两个力的大小足够平衡,就不会出现其他状况;反之如果某一时刻地球或者月球所受万有引力变小,它们就会远离对方,也就是所谓的离散,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发生。而一旦其中一个星球消失,另一个行星就会沿着轨道运动,即出现合,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合”与“离”的情况。

化:当两颗星进入合(或离)时,它们的运行速度会越来越快;当达到某一点的时候,运行的速度大于其逃逸速度的时候,就会出现“冲”的现象,此时两颗星的路线不再是圆形而是呈抛物线状,即所谓的“冲”;而当两颗星星又再次靠近的时候便会产生“合”现象。所以“论”讲的是关系与性质、“化”则讲的状态以及变化情况等等了!

其实“论”“化”也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释许多事情的缘由…… 不过要补充的是这“五”个元素可不仅仅限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哦~比如说水星、火星等也有自己的“伴星”。

幸优芳幸优芳优质答主

“木日火月”是干支历的称呼,即农历的日期或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名称; “水天土金”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 当然还有一些别称,比如“水火木金土”等等....

至于“水生木”、“土木生火”这种解释,纯属扯淡!就像我们叫张三李四一样,名字就是个代号而已。(或者用现代语言描述一下,就是:水的阳气的能量通过木的形式释放) 而现实中则是这样的: (以夏至为例)冬至一阳升,二阳至三阳,四阳盛五阳极;立春到春分一阴至二阴,立夏到小满三阳生四阳长;立秋到白露阴气微生一阳降,寒露霜降二阴生三阴始;立冬小雪阳气入地一阳藏三阴;大雪冬至一阴盛。 还有小寒大寒之类,都是阴阳在节气上变化的体现。所以古人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来直观反映自然界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有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