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五行通天?
一、什么是阴阳 阴阳气者,发乎天地之间,人生于天地之间,受阴阳之气以为性命也。《灵枢·本神》曰:“故生气失散则魂魄去,魂魄无所畏,则无所恃,无以独立焉;是故智者使气,弱者使力。”说明人体有形之体与无形之气是构成人体的两大部分。在正常情况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挥生命活动的作用。其中气为阳,血为阴,气属阳,血属阴,二者又互根互用关系十分密切。
二、五行学说是什么 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洪范篇》:“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其含义是指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及特征划分为五类,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变化。
关于五脏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如下: 心(火)生脾(土)——即心火可以降于脾脏,使脾脏运化吸收功能旺盛起来,故称“火能生土”。 脾土生肺金——即是脾脏将营养转运到肺部,让肺部完成气的宣发肃降作用,因此称为“土生金”。 肺金生水——因为肺气可以肃降,将津液归于肾脏,化为肾精,因此称之为“金生水”。 肝(木)生肾(水)——由于肝脏主疏泄,能够调节身体津液,将其输送于肾脏,所以又称作“木生火”。 肾水生肝(木)——肾中所藏的精气可以滋养肝阴,使肝气不至于过旺而损伤脾,因此也被称为“水生木”。 心(火)克肺(金)——因为肺在五行属金而心在五行属火,所以火能克金,即心火可抑肺气。
三、怎么做到五行相生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想要达到五行相生的效果,那么就要遵循以下四点准则:1.以母补子2.以子养肝3.以子补母4.以相生次序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