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五行中属什么?
北、东、南、西四大方位,在八卦里分别属于乾、坤、离、坎四个卦象。 每个卦象都有阴阳两个属性。东南西北被划分为8个部分。分别叫做“八节”,对应着八个卦象的阴阳属性。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矣。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告诉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才能健康长寿。 其中“法于阴阳”一句提到了“阴阳”二字。
什么是“法于阴阳”呢? ——就是说要像阴阳一样运动变化,以应四时之气。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能够符合“法于阴阳”的要求。那么他的身体状态就会像阴阳那样不断平衡调整,从而抵御病邪侵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五行的属性分为阴阳,每一行各有两条属性。北为阴极之地,南为阳极之处。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能够适应这八个方向所对应的八个节气,并且保持阴阳各半的状态。那就是最接近“法于阴阳”的生活方式了。
当然,这种生活方式是近乎完美的理想化状态。我们很难实现这么精确的调整。 但是,我们可以尽量接近这个完美状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比如,我们在冬天的时候尽可能让体内的阳气多一点,少出汗;而在夏天的时候,让我们体内少一点阳气,多出汗。这样就可以逐步达到阴阳平衡。 这就是“法于阴阳”的真正含义——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去适应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