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产生的?

阚秀明阚秀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来讲讲我知道的吧! 在古代,学校有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官办学校,一种私办学校(书院),当然还有寺观等也有办学的性质,但这不是主流。 官办学校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太学,主要培养政府官员;另一种是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进入官僚体系。这两种形式在学校产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先来看看太学的情况。西周的时候就设立了太学,但那只是一个教化人才的机构,类似于现在的党校,不发放文凭的。秦朝设立了博士官,负责教授儒家经典,属于太学的雏形吧!汉朝的太学设置在宫殿之中,规模巨大,学生数量也众多,但是只发给毕业生发“学士”称号,不算正式科举,考取进士才能进入官僚系统。晋代开始设立太常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地位提高,成为掌管太学学务的官职。南北朝时设立国子学,作为太学的延续,学生来自皇族、贵族和官僚家庭,为统治阶层“选贤任能”提供了重要途径。

接着来说说书院。唐代出现书院,最早的是柳公绰在元和年间主持建立的白鹿洞书院。宋代书院蓬勃发展,出现了著名的四大书院——白鹿洞、嵩阳、岳麓和应天。这些书院大多由儒生或儒士集资建立,或者由官方资助,属于民办性质的学校。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环境优美,远离尘嚣,适合修身养性,认真读书。另外,学院里一般设有祭祀孔子的“文宣王庙”,用以倡导尊儒重道的风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