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几家高活实验室?
首先,从定义上,什么是“高活性”,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我们对“高活性”没有清晰的概念,那么,我们很可能按照主观感觉去收集数据,这样就可能带来偏差。 这里,我给出一个我自己的观点,供参考:我认为,一个高活性抗体应该是这样: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在体外(或者动物实验)能抑制病毒复制/细胞生长;体内,能给机体提供保护,避免疾病发生。如果一个抗体同时具备这几种特性,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高活性的。反之,则不是。 这个标准中,关键的一点在于:这个抗体必须具有免疫原性,即它能够作为抗原被免疫系统识别。如果没有这个属性,无论它多强,都不是一个有生理意义的高活性抗体。 因为,如果没有免疫原性,即使它再强,它也无法诱发机体产生抗体的应答反应。这样,即便这个抗体能抑制细胞生长,也给机本提供了一部分保护作用,但由于身体不会继续追加这个抗体,所以,这种短暂的保护作用也不会持续太久。最终,病毒还是有可能入侵的。 所以你看,能否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一属性,再强的抗体也不是一个好的高活性抗体。 有了上面的定义,我们就可以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了。目前,国内有一些公司做抗体,他们做的抗体能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呢? 我认为,大部分是不可以的。为什么呢?因为目前的生物制药行业,大部分采用的是重组技术平台,而重组技术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保证靶蛋白的正确折叠。只有正确折叠的靶蛋白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而很多生物科技公司为了节约成本,都是采用的大规模纯化抗体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否能有效保证抗体正确的折叠形态,是非常可疑的。所以,我不相信这些公司的抗体能有足够的免疫原性,即不具备作为疫苗的能力。如果不能作为疫苗,那么这个抗体肯定不是高活性的。 如果我们要鉴定一种抗体是否是高活性的,唯一的办法是测试它的免疫原性。而这个试验,只有大型的疫苗和生物制药公司才有能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