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别墅在哪?
在辛集中心区,市府西面,人民广场北面,康达街里面。 不过现在应该是拆了。 以前是辛集市粮油的仓库,相当气派。 有6个库门,每个库门都有300平左右。 当时有40多间厢房,从市政府往北走,左边是食堂,右边是厨房和杂物。 里面有5米宽的水泥路,两边是大树,很气派。 后来改成宾馆,记不清名字了,反正不记得了。 好像是1984年前后改的。
那时候还是住过大院的人住过最大的房子,12个人一个房间,挺宽敞。 每个库房当房间用。 当时是木制地板,还带阳台。 (对当年比较奢侈的东西印象都很深,比如地板、铁艺床之类) 大约住了两年吧。后面改成了饭店(应该叫酒店) 一共四层,每层有十个标准间和一个套间,记得好像是一楼最里面的房间是个办公室和老板娘的房间。 二三楼是客房,四楼是个大平台,上面有个小亭子,旁边有石桌石凳,四周一圈全是房间。 整体装修记不住了,大概样子应该跟前面那个宾馆差不多,都是红砖外墙,里面是水泥地。
当时生意不错,还有外国人在里面住过。 但是后来就不行了,渐渐就荒废了。
再后来这地方建起了小区,我记得是叫阳光花园,把整个大院都包围起来了。 这个小区建的相当有气势,中间是一个大湖,种满了荷花。 还有凉亭桥什么的,记不住了。 现在这个小区已经没落了,里面杂草丛生。 辛集虽然不大,但别墅还是挺多的,大多都在市南。 比较有名的就是团结村那片,挨着铁路桥那一片。 还有阳邑乡那边也有。
辛集镇位于高碑店市的最南端,紧邻永定河,京白公路横贯镇区南北,是雄安新区辐射的最近域市,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该镇文化底蕴深厚,有距今7100年的东土塘新石器时期遗址和距今4500年的窦各庄夏代城址,被誉为高碑店的两颗“文明之珠”。2016年4月,辛集镇被规划为高碑店市生态示范区和都市精品休闲农业小镇,全力打造高碑店市生态功能核心区和都市生态农业创新先行区。
走进辛集市镇,处处可见建设一新的宽阔道路贯通全镇,道路两侧农家院落整齐、果树成荫,一派“村在果中有,果在村中连” 的田园风光。该镇把“一轴、一带、两区、四片”生态小镇建设格局进行科学规划,按照一村一品、一环一特色的要求,高标准打造了以大石柱子村、李家洼村等为主的休闲度假片区;以徐家营村、安屯屯村等为主的生态观光片区;以葛各庄村、北屯村等为主的乡村康养片区;以窦各庄村、南屯村等为主的体验采摘片区。
按照规划,该镇积极组织各村在镇区外围和主要环庄路建设60多公里的环镇绿色廊道,种植了以海棠为主的乔木果树近15万株,打造了全镇“绿树成荫、四季有果”的生态景观。在镇村内部,各村根据自身实际和区位特点,先后进行了10余次外出参观考察,精心确定了各村具体建设项目,对村街内部全面开展了村庄硬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综合整治和升级改造,累计新修硬化道路10万余平米,新打机井40眼,架设路灯2700余盏,种植环村林6万株,栽植各种乔木果树32万株,安装了木质围栏,修建了36公里的健康步道和凉亭、广场等村民活动场所,对户厕、猪圈进行了无害化改造和集中清理,对庭院、墙体、道路进行了立体彩绘,全村进行了硬化、美化、净化、亮化和绿化,使整个村庄从“面子”到“里子”由外而内旧貌换新颜。
走进大石柱子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村北大门通往村里的35度的长坡两侧,分别建起了72级和73级台阶,300多米的台阶上全部设置了木质围栏和铁艺围栏,5个凉亭、200个木座椅间隔坐落在台阶两侧。走进村里,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和道路两侧,全部栽种了以苹果、油桃、山楂、月季等为主的果树和花卉,全部安装了木栅栏和铁艺围栏,安装了200盏太阳能路灯,还整修了8个村民文化小广场,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党群服务、文化、医疗场所,整个村处处花团锦簇,环境优美迷人。特别是村里建设的500米长的健康大道和1.2公里、3000平米的健康步道两侧,全部种植了海棠、柿子、苹果、石榴、枣树等乔木果树,300多盏太阳能路灯、1000多个座椅和文化墙把整个健康大道、健康步道装扮得如诗如画。村里还规划建设了民俗大院、精品民宿大院、田园综合体等3大休闲度假片区和52亩的水面景观。一幅“村在果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 的精美画卷跃然眼前,使大石柱子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休闲度假片区。
走进李家洼村,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房屋沿小南河依次排列,沿河两岸修建了800米的沿河木栈道和400米长的水系护坡,新建了1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栽植了海棠、月季、女贞等2100棵乔木果树和花卉,安装了30盏路灯和100多个木座椅。村里还新建了100平米儿童活动乐园和200平米的老年人健身娱乐场所,300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医疗室和文化活动室。村里还规划新建了2个休闲垂钓区、民宿片区和采摘区,一幅村水相依、水韵悠悠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