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追溯调整吗?

诸葛一喏诸葛一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这个问题我十年前做过研究,现在还有些印象。 当年正好赶上上市公司实施新的会计准则,很多公司需进行追溯调整。其实追溯调整也是调整,只是调来调去不影响最终结果(净利润)而已;但这样做却能够真实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新会计准则的记账思路的变化,这会影响我们判断追溯调整的合理性。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项目根据“会计要素”来进行计量(注1),而每个会计要素在具体项目中又可分为更多要素(如资产的实物形态分为“固定资产”和“存货”等),这些要素的划分标准由相关行业或者领域的惯例来确定。 从这一方面来看,如果某公司某项目的实际情况与其所属行业的会计要素的划分标准不相符合,那么就需要重新划分该项目下各要素的数量,进而调整该项资产的账面金额。

举例来说明: A公司为生产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7年3月新建一条生产线,成本100万元,当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税法规定的预计使用寿命为6年(注2),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A公司在建造该生产线时,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归集了各项施工成本,并依据完工百分比法确定了建筑安装工程投入的成本(即在建工程),同时确认了工程物资(原材料、库存配件等)的减少。但A公司未考虑生产线上设备折旧费用的问题。

按照税法规定,生产线属于固定资产,其折旧应当计入当期损益。A公司应当补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00/6*3=50万元,同时增加资产减值损失50万元(注3)。

另外,由于生产线的实际使用寿命大于税法规定的期限,A公司还需要对进项税额做相应的调整。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所形成的会计信息具有相对可靠性,而违背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则会导致会计信息失去可靠性。从可靠性的角度来看,企业应该追溯调整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项目。

当然,实务中影响追溯调整的合理性因素还有很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储柏众储柏众优质答主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核算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除非法律法规规定不能追溯调整或追溯调整并不切实可行。所谓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在上面所述两种情况下发生的变更,是不能采用追溯调整法的:

一是法律或者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如,2003年6月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建设安装企业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对存货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作出的规定,取代了1993年《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规定,按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其追溯调整往往受到阻碍。

二是有关确定累积影响数的会计政策变更已发生,但其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如某一项无形资产,在企业使用期间均未进行摊销核算,后决定从本期起按新确认的价值进行摊销。按照规定不一定要追溯调整,按追溯调整的原则,如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没有证据证明无形资产不存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确定累计影响数,只能按新的政策直接计入当期有关项目,不得再追溯调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