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汉字的五行?
这个问题,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人讨论过多次,也写过相关的解答。这里把以前写的粘贴过来,供有缘人参考 说到汉字五行的判定,可能是最多人感兴趣的部分。其实,在《康熙字典》出现之前,判定汉字的五行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虽然历史上有人做过相关的工作,但都是基于对字形表意的分析得出结论,缺乏科学的依据。
到了康熙年间,陈廷敬等大臣主持编纂《康熙字典》的时候,才第一次以字音来判别字的五行。由于汉字的发音受到地域影响比较大,所以这种通过字音判断五行的方法,存在很大的漏洞。后来有学者考虑到南方不少方言里,「一」、「二」的发音与“木”、“火”相近,便将来自西南官话的“第一”划为火;同样,北方很多地区将“第七”读作qī二声,便以为属于金。事实上,这些字属于土。(参阅:徐朝华. 〈谈汉字的五行〉)
这种判断方式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忽略了同音字的存在。如果结合字形去判断的话,就会清楚许多。 比如,「士」、「仕」字,从字形上看,「士」字旁的形如手持棒状物,可以认为属木;而「仕」字旁则是手持旗状物,属火无疑。再结合读音,“士”属土,“仕”属火。这个例子说明,对于同一个字,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研究,得出来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除了考虑字形、读音外,还可以通过推导法来判断汉字的五行。 比如“清”字,从字形上看,上面是“水”,下面是“青”,可认为是水木并行,故为木;“晴”字,由日、青构成,可认为属火;“情”字,中间是“心”,两边是“青”,可认为属火。至于“清”、“晴”、“情”三字的五行属性,便可据此推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