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院做地铁怎么去?
作为在天津工作过3年的外地人,对天津还是比较熟悉的。 首先更正个大家的常识性错误!天津市中心并不是“津”字所指的地方,而是“海河以南,天津西站及附近地区”。而“塘沽”才是“津”字的起源和故乡。说天津的“土著”应该是塘沽人而非天津人(南开、河西等区的人)。 “津”字最早见于金代《三朝北盟会编》:“天津,古邑名。”“天津”之“天”原为“廷”,指天子所居之地。“津”字本义特指帝王居住的宫殿正殿前的御道。引申为“帝王所居之处”,再引申为“首都”之意。 宋朝时,“天津”之名用于称呼今河北境内的白洋淀。
现在“天津”一词的出现则是元朝初年,由朝廷命官命名并直译蒙古语“站赤”的音译而来,意为“驿站”或“传递军情的马岗”。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建都于“天津”,因地处京师正南数百里,故又称“南郊”。明朝永乐初年迁都至此,改称“北京”以别于“南京”应天府。清顺治元年(1644)定都北京后,“天津”又成了京城的门户。自此以后,“天津”成为这座城市的代名词。
而“塘沽”这个地名出现在清朝雍正九年(1731)。当时朝廷在天津县东六十里的白塘口设“新塘沽寨”。由于“塘”字有“停船靠岸”的意思,所以这里用“浦”字表示“池塘边的意思”。后来“新塘沽寨”改名为“老塘沽”,现在的“塘沽”由此而来。 关于这两个地方的分界,民间流传的说法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个天津卫,东边通州西便良。”意思是说这里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北方有燕山山脉挡寒,南方有云雾多雨滋润,中间又是富饶的华北平原,东西两边分别有天然屏障通州和良乡。实际上,从地理上看,今天北京的东南角和西南边各有一个自然风貌独特的生态功能区,被当地人称为“东三环”和“西三环”,这两处“环”即是通州和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