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五行中是什么?
“火”无疑是最合适的,理由如下: 1、根据《中国地名大词典》,长沙的得名源于“星名城”。而关于这一名称的由来,书中引用了两则史料来解释,其一就是“长沙星宿名也。旧传木星年行一度,有周天365度之数,每行一周,夜尽一日,日行一度,夜尽一宿……按长沙去京七千三百里,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分,每一度当夜半一刻,去一宿,此其渐也。及至衡山,去长沙七百里,昼漏尽,夜又始今一日矣;复行三百里,夜又始一夕……”另外一本清末所编的《湘省全志》中也记载了类似的传说:“长沙,星宿名也。去京师南七千里,恒星每日行一度,夜行一夜。凡行三百六十五度,而复归于初地,如环无端,每度各经一夜;惟北方玄武七宿,因太阳行至北陆,不复运行,故夜行七日而周天一遍。由是观之,盖以昼行一日,夜行一宿,计三千六百五十里矣。自兹而南,入湖南界,乃曰衡阳。”可见“长沙”之名得自于北斗中的“长沙星”。
2、明朝万历年间所成之《天心阁志》中记载,长沙市内有“七星桥,城外七座桥,名七星。”清人王闿运的《湘绮楼文集·乙丑科场狱考异》中亦提到这座石桥,并称“七星桥在长沙县治北七里,跨浏水,即古浏阳门。”这座桥后来毁了,但是在清朝晚期修筑的长沙古城墙外面,还有另外一座著名的桥——潮宗桥(又名潮音桥),清人王闿运的《湘绮樓叢書·春壽堂詩鈔》中有題為《潮音橋賦》的文章,文中稱讚該橋“橫跨江潭,不滯浮漚。” 由此可知,所谓的“长沙星”其实就是指这附近的星宿,并且由于地球公转的原因,每年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的时候,这些星宿都会高高地升起并排在天空之中,非常壮观。因此古人把这些星宿与地上的城市联系起来,给它们起一些美丽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幸运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