瓴字五行属什么?

司空菡梓司空菡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瓴”字,在《康熙字典》中解释如下: 从字义上理解,“瓴”字属木。 下面说一说为什么“瓴”字从木。 首先,我们来看“瓴”字的字形演变。 “瓴”字的字形演变大致是这样的(图1): “瓴”字最早的字形见于西周金文,像建筑上方有一顶斗笠样的东西(图2);秦代小篆(图3)字体沿袭金文,仍为“瓴”字;汉代隶书(图4)将金文字形中的“顶”和“田”分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图5)改变了字形,“頂”变为“頂”,“田”变成“田”;到了宋代,“頂”又改为“頂”(图6);“田”旁左右两边的笔画变形,变成“十”;明代以后至现代汉字统一字型,“頂”“田”旁不变,“頂”字中间一横改为短竖,即现在的“岭”。

其次,我们从字音方面来认识“瓴”的字源。 根据东汉郑玄注,古文献中“領”、“靈”、“嶺”等字皆训为“瓴”。如《周禮·地官·掌書記》中有“正其典,領其義,辨其律令,然後書之”,其中“領其義”的“領”即是“瓴”;《礼記·檀弓下》有“夫子與我說齊,曰‘禮,人之幹也’,曰‘夫禮,天之經也’”,其中的“領”也是“瓴”;另外,《漢书·地理志》注引臣瓚曰“交阯之南日嶺外”,此处的“嶺外”亦指“領外”,即现在广西、廣東等地。可见,“領”、“靈”、“岭”古代皆通假为“瓴”。

我们从字意方面来探求“瓴”的字源。 我查了古文献,只有唐代柳宗元《永州蛻堂记》中“清曠豁亮,若可挹而近取……其西簷隅,則山峦之崖石崚嶒”一句含有“瓴”之意,其他文献则无有。“瓴”字当为“嶺”之异体字。唐桂萼编撰的《古今韻會舉要》中收录了“嶺”的古文,字形与今文迥異,正似“瓴”,可见“嶺”字古亦作“瓴”。而“嶺”之字意为大山之间。“瓴”的字意应为大山之间的土堆、屋頂等。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瓴”字属木应无疑义。 作者:王巍,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博士。

苑彩倩苑彩倩优质答主

「瓴」,拼音为lǐng ,上下结构,部首为「羽」、笔画数为12画。从「羽」这个偏旁来看,本义就是羽毛的意思;而「顶」字则是会意字,上面是帽子或者头巾的象形文字(「冖」「冂」)加「丁」组合而成,意思是像戴了帽子的样子在头上或身体上方顶着一个「口」字表示人的脑袋,所以「顶」和「瓴」在古代读音是一样的,都是读dīnɡ。

关于「頂」的字形演变请参考「頂」字。 关于「駟」的字形演变同样可以参考「駟」字的字形演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