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五行什么属性?
《史记·萧相国世家》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于秦时为泗水卒吏,既而属项梁;自始命诸侯,排诸候畔秦,何为甚幸乃至封侯,世皆誉之,人亦言其智。吾意独谓何曰“世俗所谓贤士者,岂必能哉”。 何可谓能哉!亦何以须智哉! 夫萧何为之相,举民欲山、田、宅、市、墟、肆、廪、府者,皆欲完治如故。民无所失,而复集。
下填沟洫,筑垣室,立宗庙、社稷之所,众莫不听尽。百姓孰敢不适居,孰敢不尽原?然则何始于智? 凡吾所谓贤者,乃敢论列此段。及秦皇帝之恶,蒋山之石立暴,子房诉剑亡去;非勇说, 计不出此。试使今之君子,将奈何? 且韩魏亡形之余,东孤于齐,天下既至危,安胡自力也? 方秦罢兵而关中息民,为义帝丧服一月。天下之众,归心韩魏,犹川谷之归江海也。
何怯而不用也?夫沛公每胜遂前,无所顾;疾恶如仇,不避祸;不知事势流变,恐后不得终也。何畏于此,而不尽其智,以遂功乎? 盖闻秦时曾以平城事用范睢.何事秦献公直至孝文王?岂非处处疑之,益不敢信耶?及文王立,弗礼,故往散天下之兵,还归诸侯,大失天下之望。 非何罪,特忌焉耳。
名虽日汉,其实刘邦之汉;实虽是汉,而名则是项羽的楚。从楚汉战争之后,这种局面一直存在到西汉末年,所以司马迁认为汉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朝。因此他不愿意以汉书来撰写萧何这一部分的历史,而是另起炉灶用《史记》中的《高祖本纪》和《吕太后本纪》以及《留侯世家》来重新评价萧何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在司马迁看来萧何的作用并不比刘邦小多少(至于是否超过张良恐怕只有他知道了),同时他也指出萧何在刘邦称帝以后所具有的“权势”是极大的(与吕雉并列),最后他又通过“十不可法”指出了吕后的执政水平远远不及萧何的事实。总之司马迁对萧何的评价是相当高的,只是碍于当时的环境无法充分表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