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五行有什么用?
《黄帝内经》说“天有五谷五气,地有五材五味”天地之气交而万物化生。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故亦有五行之形神。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也可以说是五种能量)的属性,其特性为:金曰损竭、木曰屈伸、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土爰稼穑。 五行的相生相克在自然界与人身上都存在着。如春天木旺能生火,则火受制于木。夏天火旺能克金,则金受制于火等。 在中医上讲“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所以中医在诊断时也会根据人的筋骨、肌肉来诊断疾病与用方药,这也就是五行在人体上的应用。 那么什么是五行相得呢? 例如:木生火,因为火主礼,其性炎上,木生火是木的礼性被火表现出来; 又比如:水生木是因为水涵泄木,使木得到正常的生长; 金生水是因金的肃杀之性需要水的滋润才能发挥功效;
土居中央生四季,长养万物生四象。所以说土在五行中起着枢纽的作用,其它四行都需土的承载和运化作用。
五行学说不仅在自然界与人身上存在而且对人体也有实际的应用意义。如治疗肝病可兼补肾阴以抑阳扶阴;治疗心病可兼理脾肺之气以防心火亢甚;治疗肾病可兼理心肝火,以防心火灼伤肾水;治疗肺病可兼理肝肾之气,以防肺气肃降过急伤害肾水等等。 同时五行还可以用来区分疾病的性质,如病势亢盛者为热为动为燥为炎上等为五行的火性;
病势衰退者则为寒为静为湿为滋润等为五行的水性; 病变部位在上者为阳为外为表为炎上等为五行的木性; 病变部位在下者为阴为内为里为润下等为五行的坎水;
病变部位在中间者为中为调济平衡等为五行的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