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益性资产包括哪些?
非公益性资产,是指企业未用“国家投资、投资收益、财政补贴和被兼并、破产等国有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所获得的收入”进行资本再投入形成的相关资产,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三改一补”和“两权分离”等政策中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后确认的属于企业的资产和收益。
2、企业经营性资产改造为股份制企业或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时,依据规定提取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公益金及未分配利润等按规定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3、“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和试点中央企业用于“三类资金”解困的财政性资金,改造后留给企业的,确认为企业的经营性资产。
4、国有破产企业清偿所欠本企业职工工资和按规定留用的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职工抚恤金和职工生活费等后节余的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出让收入和产权交易净收益。
5、国有独资公司按规定留用的清算收入。
6、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清偿完毕后确需用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转让国有产权收入安置或补助本企业职工时,按规定留用的国有破产企业土地出让收入和转让国有产权收入。
7、其他按规定留用的财政性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