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就业怎么样?
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医学“5+3”先生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自主划线高校。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风,聚群贤英才。百余年间,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界三大家之一的顾颉刚、诗学大师程千帆、文献学大师徐中舒、古文字学专家徐无闻、工程技术专家朱光亚等一批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批名师大家,如数理逻辑专家胡世华、生物效应专家钱宝钧、川剧艺术大师陈书舫、化工专家陈耀祖、有机磷专家张锡铭、青铜器专家冯汉骥、敦煌学家任二北等汇聚川大,兴学助教。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含双聘),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1人,“973”首席专家12人,“973”青年科学家6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专项)项目首席专家36人次,在职正高级1781人,副高级286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含2人为双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92人(含青年项目58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7人(含青年项目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68人(含青年学者2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9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4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6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4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负责人1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4人,国家“海外、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得者52人;四川省“两院”院士9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含省特聘专家、特聘教授) 167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人才70人,天府“万人计划”1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9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4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2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