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好吗?
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创建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1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149个。学校下设29个学院、1个教研部,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7300余人,研究生8800余人。
学校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如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王梓坤、刘永清,以一代名师林连通命名的“林连通奖学金”曾激励一代代学者积极进取;基础数学、发展心理、人文地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专业是传统优势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则是填补了北京高等教育的空白,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学校的自然科学研究具有雄厚实力。建有包括省(部)级重点在内的各类研究机构57个,如北京教育决策与治理高等研究院、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基地、北京古都文化研究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中国古籍整理研究所等。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实力也在不断强化,北京儿童阅读发展研究院、道德教育研究所、文化研究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等一批基地和研究机构影响日益扩大。
多年来,学校贯彻“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开放办学思路,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形成了“三育并举、三教统筹、三位一体、三区互动”的立体交叉开放发展格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家和北京市培养了23万余名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首师大人始终以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为己任,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形成了“厚德、诚朴、求是、奋进”的校训和“教师教育、文理基础学科、文化创意、环境科学”四大特色。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首都师范大学将继承和发扬七十多年的师范教育传统,突出教师教育特色,走高水平、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努力为国家和北京市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多元化、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