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拉肚子原因有哪些?
宝宝腹泻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其中生理性腹泻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内的婴幼儿;病理性腹泻可以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也可以由非感染因素导致。 造成婴儿腹泻的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粪便化验得知。如果大便检查找到特定病原体,如轮状病毒,则确诊疾病原因。 但是,并非所有腹泻都需要通过化验判断病因。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宝宝,如果出现腹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哺乳母亲的饮食控制不当 当母亲摄入某些特异性食物后,可以通过乳汁影响宝宝胃肠功能,导致腹泻发生。常见需要限制的食物包括豆类食品、高糖高脂食物以及含有乳糖的生牛奶。
2.对金属器皿或塑料玩具的过敏 宝宝如果使用不锈钢碗筷或者塑料玩具,可能因为其对金属离子过敏,出现腹泻症状。此时应及时更换餐具,减少对食物的刺激。
3.药物影响 如果父母近期给宝宝服用过抗生素等药物,也可能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腹泻。通常停药后,腹泻也就随之停止。 如果父母怀疑是由于药物引起的腹泻,应该及时带宝宝就医,向医生说明情况,以便医生调整用药。
4.生理现象 从宝宝出生开始,妈妈就应该注意宝宝的大便状况。正常母乳喂养宝宝的粪便应该呈软膏样,均匀一致,没有其他异味。奶粉喂养宝宝的粪便应该较母乳宝宝硬一些。 如果宝宝除了腹泻外,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满意,没有发热等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多能自行痊愈。
但是,如果宝宝腹泻严重,出现尿量减少,精神萎靡,四肢发凉等情况,则应该抓紧时间就医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妈妈要注意宝宝的食物是否新鲜,是否过于寒凉,或者食物中有不耐受的物质,从而导致腹泻。对于这时出现的腹泻,首先应停食可疑食物,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