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生肖是哪些?
生肖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中的人们所共同拥有的,一种用于纪年的干支历法。在干支纪年中,一年之始的“立春”(农历正月初一)属于“寅年”“卯月”“辰日”。而一个轮回的最后一天,即冬至那天(十二月三十或二十九)属“亥”年“子月” “丑日”。 这样的纪年方法明显受到古代中国太阳历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农历纪年中“子鼠开天、丑牛耕耘、寅虎啸谷、卯兔迎春、辰龙布雨、巳蛇褪蜕、午马扬蹄、未羊洒蜜、申猴摘果、酉鸡纳粟、戌狗守门、亥猪拱福”。
在西方文明出现以前的亚述人和古希腊人也会使用一种十二进制的计数系统[1]。这种进制与现在的“公历”,或者称为“格里高利历”有所关联。但人们已经很少再使用这个记录了,目前仅保留于一些特殊的计算中。 古罗马人使用的儒略历中,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30天,余下的5天为年终附加日。这样,每年就有366天了。每四年增加一个闰日,在二月之后加1天。
但这种历法每年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实际时间平均快约11分钟,400年就错了一天。为了修正这一误差,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制定了一个新的历法--格里高利历(又称“格里高利历”)。在格里高利历中,平年和闰年的天数不变,仍然是365和366天。每年1月1日为元旦,4月7日为复活节,9月1日为秋分,12月25日为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