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空气太干燥怎么办?
冬季室内温度较高,不少家庭会用暖气、空调等方式提高室内温度。但空气太干也会带来各种问题,比如皮肤瘙痒、嘴唇干裂等。那么室内湿度太低,会导致哪些问题呢?我们该如何解决? 室内湿度过低有什么影响?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湿度是相对平衡的,既不过多也不匮乏。当空气湿度过高时,人体体表水分因为饱和而凝结出滴露;反之,空气中水汽含量过少导致皮肤干燥、出现静电。因此保持人体周围的空气适宜是最理想的状况。
那么怎样的环境才能叫“适中”呢?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最简单的公式来计算,即: 体感湿度(RH)=2.6×[饱和湿度(RH)-干湿度(RH)]+100% 这个公式适用于所有温度下人类的感觉,由此可以算出在特定温度下人体感知舒适的最佳湿度范围。 当实际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低于这个临界值时,人体的皮肤和黏膜会因干燥而产生不适感。 当然,不同的季节以及同一个人不同的身体部位对湿度的反应是不同的。例如,春天人体皮脂腺分泌旺盛,此时如果过度清洗,破坏皮脂膜,皮肤就容易干燥。而在秋冬季节皮肤表面皮脂腺活动减弱,清洗不当易造成皮肤油脂过多而导致痘痘的发生。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维护我们的健康。除了加湿器,还有啥办法能增加室内的湿度呢? 1、植物净化法 可以在房间内摆放一些绿色植物,一方面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另一方面植被叶面蒸发的水汽也有助于改善空气的湿度和密度。不过要注意,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在其枝叶茂盛的情况下才有效,一旦枯萎,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2、热水稀释法 在房间内先后摆放几盆盛水的器皿,然后倒入开水或刚烧开的沸水,利用热水的蒸发作用,提高房间内的相对湿度。 3、盐水消毒法 在室内生一盆加热后的盐水,可以利用盐水的渗透吸潮作用降低室内的相对湿度。
4、石灰吸潮法 在地面或者桌面上铺一层纸,再用石灰粉均匀地撒在上面,即可吸收空气中过多的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