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程米是什么生肖?
“一管程米”是作者虚构的量词,并不是现实存在的真实单位。其含义指的是某种东西数量很少或者很稀罕,以管程米为计量单位的物品,自然就是价值很高的了。 小说中多次提到过这管程米,第一次是在《序》里面: “我”和孔乙己之间关于读书的对话。
“我”劝他少看书,多做事,每天读一页,一年就可以读完一本了;而孔乙己却说,读书不是这样读的,他有一本书,想什么时候看都可以,每天看两页,一年就看完了。 “我”问他的书是不是从旧书摊上买来的,孔乙己神气地说那是他自己写的,当时就震惊了“我”和老顾客。
第二次出现这管程米的地方就是孔乙己临死前说的那一段话了: 他已经穷得连买一包茴香豆的钱都没有了,更没钱看病,眼看着就要死了。 “我”去看他的时候,他还说,死了也不要紧,留个遗像给后人看,记载着后人的眼睛是睁着的还是闭着的。
第三次出现这管程米的地方就是在“我”为孔乙己翻案文章里的一段回忆了: 这段文字里面出现了两次“管程米”,第一次是说这本书太少了,不够研究用的,只能抄下来;第二次是说这本书太少了,只有一册,无法交换。可见这管程米的量是很小的。
由这三处情节可以大概推断出这管程米应该是民国时期的货币单位,可能类似美元或者欧元这样的外币,而不是当时国民政府的法币或金圆券。因为如果是在民国政府管制经济时期,任何私人间的经济交易是不太可能用外来货币进行的(外币在国内是不能作为计价单位的)。而且从孔乙己的话里也听不出他对这本“宝书”的价值评判。 至于为什么选择用管程米这个单位来表示书的数量极少呢?我个人猜测可能是因为“管”“程”两个字有量化的意思在里面,并且这两个字在古代都是用来计量粮食的。所以用这两个字组一个表示“多少”的意思的词语,用来衡量一本书的篇幅长度是比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