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障房有几类?
我来说一下北京的保障房的类型吧,因为刚好负责这方面业务。 分为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还有廉租房。 限价商品房和经适房比较相似,都是低于周边市场价格的住房,二者区别主要是申请资格的限定,限价房是新房,经适房是二手房; 廉租房是租金比较便宜的住房,但是条件相对差一些;公租房目前都是新房,条件好于廉租房,是市级统筹新建的项目,定位在“新市民”群体,也就是刚刚来北京打拼的人,比如研究生毕业的白领等;
市住建委今年出了一次新政策,是关于自住型商品住房的,这个房子是限贷不限购(外地人也可以买),性质属于限价商品房,但位置一般都在远郊,户型一般比同位置的商品房面积要大一些,单价低一些,这是为了缓解普通家庭的住房难题。
其实上面说的是保障房的种类,下面说说保障房申请的资格,这分两大类,一类是本市户籍的家庭和个人(含单身);一类是在京工作的外地人。对于在本市有合法稳定的职业,缴纳养老保险或住房公积金的外地人来说,只要在北京无房即可申请经适房。
对于本地人来说,申请保障房要根据家庭的人数、收入、资产等情况综合判断,如果不符合申请条件则不能获得保障。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北京市2007年确定的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主要是通过新建、购买、租赁、改建以及单位自筹等方式筹集的,向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引进的人才等出租或出售的住房,分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定向安置住房、自住型商品住房。
1、廉租住房
本市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救助制度的主要载体,主要解决特殊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按目前政策规定,家庭人均月收入780元(为民政部门规定的城镇低保边缘家庭救助标准)及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积7.5平方米及以下,且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人取得本市城镇户籍3年及以上的本市城镇居民家庭,可申请廉租房政策。按照家庭收入和住房困难情况,主要采取租金补贴方式实施保障;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申请家庭予以实物配租。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新建、改建、收购等方式筹集的住房,社会捐赠给政府的住房及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等。
2、经济适用住房
是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主要通过政府组织集中建设,定向向符合收入和住房条件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的新建住房;符合条件的家庭,只能购买一套经济适用住房。
3、限价商品住房
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和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主要面向中等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的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主要解决既有一定支付能力又有住房困难的“夹心层”家庭的住房问题。
4、公租房
面向符合本市住房困难标准的家庭、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且在本市无房稳定就业的“新北京人”,以及在北京工作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但买不起也租不起房的“中间层”供应的公共租赁住房。公租房可以由政府自行投资组织,也可以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采用收购或租赁方式增加公租房实物房源。
5、自住型商品住房
是针对既不符合保障性住房购买条件又无力购买高价普通商品房群体的刚性住房需求,属于带有政策性质的普通商品住房。
6、定向安置住房
为改善北京地区重点工程建设中涉及房屋征收(拆迁)的被征收(拆迁)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由政府组织定向建设的安置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