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卫星工作原理?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尽力将这个回答写得简单一点。 首先,卫星气象学中的“卫星”指的是运行在距离地面400公里以上高空的人造飞行器;而“天气”和“气候”则指的是在大气层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所以,研究卫星气象学就相当于研究从大气层中收集的数据。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其实就是在观察卫星监测到的气象数据。
目前常用的气象卫星有风云二号、风云三号、风云四号和晴雨表等(注1),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风云二号主要用途是获取云图,其搭载的立体像增强器可以生成由红、绿、蓝3种颜色组成的立体像,以10km×10km的网格覆盖全球,实现对全球范围气象观测。它于1997年开始运行,原设计寿命为3年,目前已超过设计寿命20年,是我国目前唯一在轨运行的气象卫星。 风云三号主要任务是获取垂直分布的云图和水汽资料用于测定降水量,同时也提供晴天、雾、霾等其他气象信息。它于2003年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可在2.5小时时间内提供一幅全国范围的垂直分布云图和水汽含量分布图。它的探测精度很高,能分辨出直径约6公里的物体。
风云四号主要用来获取温度高度计,可精准测量地表及近地面大气温度,精确度可达±0.5℃,比目前世界上公认最精准的探空仪精度还高。另外还可以监测臭氧总量、污染气体含量等。 此外还有我国的极轨卫星——双曲线星座,主要用于观测雷电。
这些卫星每天收集的海量的气象数据通过传输系统发到地面,供研究人员分析使用,而用户也可以直接访问美国NOAA的网站下载这些数据。但用户只能下载到一些基本的数据,要想进一步分析还需要通过专业软件。 当然,这些只是介绍了我国气象卫星的情况。事实上,许多国家都建有自己的气象卫星系统。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关于气象方面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