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开工率怎么算?
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 全年实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值(不含电),以人民币计价; 工业生产效率= 工业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年工作时间(8760小时) 工业生产效率(万元/人·年)= 工业总产值(万元)/平均职工人数(万人)/年工作时间(8760小时) 工业生产效率(亿元/亿个·年)= 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产品产量(亿个)/年工作时间(8760个小时) 在实际计算中还要对工业总产值进行校正,剔除物价变动、季节性和周期性因素影响等。
企业开工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企业开工率(%)= 企业平均产能负荷×24×365/ 10000×(1-损失率) 其中,工厂的损失率一般按5%~10%控制,大型企业的损失率要适当高点。
另外,还可以用产成品资金占用来反映产品的积压情况。 产成品资金占用= 库存商品+在制品材料+在产品 产成品资金占用多意味着产品积压,资金占用少则表明产品滞销,资金占用合理说明产销正常进行。
一般来说,因为各个行业的生产工艺、生产工序和规模不尽相同,开工率的计算方式也各不相同,但通常来说,开工率可以用如下方程式来表示:
开工率=(实际产量÷设计能力)×100%。其中生产装置设计能力一般为某一时间段(通常是24小时或30天)内的实际产量,所以一般也可写作:开工率=(当日产量÷当日设计能力)×100%;或:开工率=(当月产量÷当月设计能力)×100%。不过通常来说,在调查装置开工率时,更常用第一个方程式来表示。
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装置和调查者,对于“开工”的解释可能会不尽相同。有的调查者认为只要某装置在生产就记为“开工”,而有的调查者则认为处于低负荷运转中的的装置不能记为“开工”。比如,某调查者将开50%以上负荷记为开工,他调查所得的开工率为80%,那么意味着,实际开工的生产装置的有效产能只用到了80%(比如该产量计为80),如果装置都按100%满负荷运转的话,实际开工的装置为64%[(80/50)×80%];而如果是另外一个调查者记为80%,则意味着实际开工的装置为100%(比如该产量计为80),都按50%运转的话,实际产出率仅为40%(80/200)。
所以,比较不同来源的开工率数据时,一定要注意这两个指标的口径是否一致才可以进行比较。而且开工率指标受行业、装置规模、调查人员认知限制,不具有普遍可比性,通常仅限于用于同一地区、同类装置的实际开工情况的变化研究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