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代表什么生肖?
只(只) 字源:形声。从文,次声。本义:祭祀时所用的祭品;特指“猪” 同本义。与“牲”相对。 《礼记·曲礼上》:“凡祭祀,血食之器用脯醢。”郑玄注:“血食,祀而以肉待鬼神。”孔颖达疏:“此言‘血食’,则谓用血酒灌地降神也,明非后世燔燎之祭。” 又特指猪。古代祭祀常用豕作为祭品。《礼记·檀弓下》:“天子大鼎而簋,诸侯匕箸。”孔颖达疏:“鼎所以盛黍稷,簋所以盛饭。” 又用作动词,指祭祀、供奉神明。《汉书·郊祀志》:“祠五帝于明堂,所杀皆半;天子亲郊,日朝日夕各一献。”颜师古注:“言‘杀’者,谓牺牲用犊,杀而后祭。”
引申指单独、孤独。 《礼记·檀弓下》:丧祭之礼,毁不哀戚,思不食酒肉,昼寝夜出,不以事烦其心,至于丧期而止。孔子曰:“吾见其往而不得其来,迎而不得其往。”子张曰:“何为而不得其往也?”孔子曰:“吾见其始生而知其姓字。”“问其所梦,言其病也。”及至其死,则曰:“噫!天丧予!”《论语·先进》:“子曰:先王之道,斯可尽哉!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再引申指单独、孤独的时候。 唐韩愈《马说》:“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以上读音为shǎi。
仅读jǐn,只有一个意思: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很短,相当于“就”、“才”。多用于句中。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之一:“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