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自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中医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已不再作为中医的诊断依据了。 古代的算命卜卦等也使用五行这个概念,比如“生辰八字”里有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分别对应的是地支的申、寅、午、子,这些字的阴阳属性分别对应五行中的阳金阴金、阳木阴木…… 还有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各自对应的五行为阳木阴木、阳火阴火…… 古人将这十一组用阴阳五行表示的元素组合在一起,组成八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亥卯未酉子丑寅午戌……”分别代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每一对都阴阳属性相同且五行相生的关系。
当然这些只是五行学说的来源之一。 还有一种学说认为五行来自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变化或运动的五种状态”——“金形如斧,木形如柱,水形如坎,火形如焰,土形如墩。”(《黄帝内经·灵兰秘典》) 又有一说来源于上古时代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认识:东方为木,象征春天万物萌芽;南方之火,夏令旺盛;西方金属,收敛肃杀;北方之水,寒冷干燥;中央之地,土壤孕育万物。
五行又分别被赋予了一种季节的特性——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四季土。 还有的著作将五行与五色、五味、五声、五脏等联系起来,这里就不再赘述。 总之,在古代五行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概念,它包含了哲学、气象学、心理学、中医学等诸多知识,被广泛的使用在多种学术之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习方法的改进,目前这些古老而深邃的学问已经被融合成更为科学的知识体系,我们无需再纠结于每个问题古往今来的不同说法,只要理解其大致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