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省份富可敌国?
来,我们看看这题是如何问的 “中國某地鐵工程爆標,美國一公司花 17.25億美金(合人民幣一百億元)買下該工程,創下地鐵建設世界紀錄,但其後有報道指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只拿到2000萬美元佣金。” (原題) 中國一鐵路項目爆標 外商花 173.5億元購入 美稱「價格合理」 再来看看这个问题下的答案都是怎么写的 “我擦!一百亿美元买一条地铁?太棒了!比在纽约市立大学拿个学位还要便宜呢!”
“我擦!比在斯坦福拿个学位还要便宜呢!”
我擦,真便宜啊!
答主们真是幽默,这种题目也要抖抖包袱。 这题的问题在于把一个公开披露的、符合市场机制的交易说成了“中标”,这个字眼中透露出一种暗示,仿佛这是政府交易,存在着暗箱操作的可能,从而误导了读者。 如果这是一次公开的拍卖会,有众多的竞拍者,最终由一家企业中标,那么从招标到成交的过程确实可以称之为“爆标”。 但事实是,这次中铁国际招标有限公司代理的所谓“爆标”,实际上是被某个或某些代理人以极低的投标价格提前锁定,然后再倒手卖出一个高溢价的工程给外国人的一种内部运作手法而已——这些代理人之所以敢如此豪横,是因为它们背后有着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背书。
为什么中国的腐败这么难以遏制?正是因为很多交易不是基于市场机制完成的,在这种非市场的交易中,利益相关方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会想尽办法寻租,而腐败就是寻租的最直接体现。 回到本题,如果外国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购买了高铁建设权,而我们又必须给予人家利润,能不能让海关查一下货值是否准确?会不会有偷税漏税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