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对应的五行什么?

常慧英常慧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风,八风和也。(段注:今本风下衍气字)……凡从风之字皆谓之风,无复有风义矣。 清·戴震《疏证》:风字别作五行者,《书·洪范》传曰:“巽为风。”而《月令》季春云“命有司为坛开冰,伐冰,用爵(酒器)取冰。”孟冬云“修筑朝室,浚川,阳止(阻止)寒冰。”是风与寒水相涉者也。又《周礼·大宗伯》“以禽作六祝日:‘阴阳变移。’”郑元注云:“禽,鸟也。古人于祭日,设鸟于俎上,祝史云‘日月重光,晨昏有变’。”是风与日光相涉者也。故《月令》季春“焚柴,祭苍龙;仲秋“祭月亮,祈年永昭”是也。 又《月令》季夏“农乃登黍、稷、粱、麦”。孟冬“农乃收黍、稷、稻、梁”是也。此与《王会》篇诸国贡品及《普天之下》篇诸侯岁时献物互见其例。风与五谷相涉者也。盖五谷播植,必有风雨调燮而始成。

综上三点,风应属木,且与东方木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于《史记·律书》所说的“惟金受月,土受四季,火受日,水受风”中的“火受风”似乎有些矛盾之处,我认为这里说的风应该是指“季风湿露之气”而非四时之风,因为这里的季节顺序和《吕氏春秋·十二月纪》是一致的。《律书》的这句话与“火受日”句一起似乎在暗示着一种规律:每日之中有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固定的天干对应,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一日之中有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一年之中也有五行的变化,一甲子更是有六十次的完全循环。因此我们可以说“火受日”句是说火特性随着太阳的运行有所变化,“风受季湿”则说是风特性受到季节的影响。两者说的是不同的东西,没有矛盾之处。

臧奇畔臧奇畔优质答主

这个问的,有点意思啊。 风对应的地五行为巽土。 因为它是长在高地上、又长在水边的植物。所以是“土生金”的象形表达法。 五行属木的风,在八卦中属于离位,也就是正南位置。 它在十二地支中的月份和月份都是农历四月;它的节气是谷雨到立夏。 它代表的天文现象是春分以后清明之前。

风与雨的关系很特殊——如果雨打在了风的头上(落下来)则成了雨水或雨露,如果没有落在头的部分呢就可能是雾了…… 所以《易》曰:“君子以水居下而培风”,说的是这种气象对万物的影响吧啦吧啦说一堆。 所以说,有风的地方就有雨吗?这似乎是个哲学命题而不是气象学命题哦! 但可以这么说:刮风的时候下雨的概率大。 我不认为这是废话对不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