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如此多娇结局?
在这个“看脸”时代,整容早已不是稀罕事。然而,一对荷兰夫妇为了给“吃货”女儿获得一张吃巧克力免罪资格证,竟将女儿整成了“小胖子”。照片中的小女孩“大腹便便”,满脸开心。据悉,这一恶作剧是为逗女儿开心,然而,却违反了相应的法律,因为荷兰有法律规定,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整容需经由父母双方同意,而这对夫妇并未经过这一手续便对女儿实施整容,这在荷兰是犯罪行为。
其实,早在2012年,英国就有将4岁儿童整形成小胖墩的先例。不过,好在后来经过外科医生的治疗,孩子的体重降了下来。而孩子父母也表示,为了庆祝圣诞节,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恶作剧,想将孩子整形成小胖子,还煞有其事地进行了“手术”,并拍成照片放上了网。对此,医生嘲笑道:“这两个人是认真的吗?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看到这儿,也许会有人会问了,“不就是吃吗,至于吗,而且,吃货就应该享尽人间美味,这父母是多无聊,给孩子弄这么个恶作剧……”确实,作为一个吃货,小叮当“能睡吃能喝会卖萌,无忧无虑两眉梢”的生活确实让人羡慕。但把小叮当的烦恼全部归结于“吃货”身上却也不尽然。小叮当在镜头前面对美食时犹豫的眼光,羞涩而满足的神情,以及在吃面前的怯懦,都透露出她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孤独男孩。而恰恰是这种孤独,使小叮当比一般的孩子更渴望亲情和友情,更痴迷于美味的食物和享受美食所带来的欢乐。也正因如此,他小小的肩膀才不堪重负——体重严重超标,被父母嘲笑,被同学取外号,甚至被同龄的孩子们欺负。如果将一个孩子的生活全部归结于“吃货”,这确实有点不公平。
其实,对像小叮当这样的孩子而言,孤独感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因素。现实生活中,父母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对孩子的关爱;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窄,社交生活愈加贫乏;电子游戏、网络聊天、影视播放器等成了当代中学生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以2014年为例,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有代表提出建议,将“社交孤独症”列入医学疾病的范畴,并开展针对性的研究。而社会各方也认为,当前的社会情形确实应当予以关注。事实上,孤独感和肥胖也有相互促成、相互影响的倾向。有调查显示,很多肥胖儿童常感到孤单,而常常孤单的孩子易偏食、食欲不振、心情烦闷、情绪抑郁,久而久之引发肥胖。而肥胖,又加重了他们的孤独感。
想要解决小叮当们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事很多,而关注孩子的健康,帮助孩子消除孤独感则最重要。而如何消除孩子的孤独感,给予他们真挚的关爱似乎才是最好的“保健品”。父母多给孩子一些关怀,同学间多给彼此一些宽容,全社会多给孩子们一点关注——这每一粒种子,都将扎根于温暖的土壤;而这每一缕春风,都将拂去孩子心中的彷徨。到那时,每个孩子都将是春天里最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