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送咖啡车多钱?
首先需要说的是,此次韩国政府向咖啡从业者提供的“咖啡车”并非无偿提供,而是需分期付款购买。 “咖啡车(贩卖机)采购方案”是今年1月25日公布的,其中就提到了资金分配问题—— 也就是说,要想得到这款“咖啡车”,参与者需要先缴纳3亿韩元(约合180万元人民币)的购置费,而后才能开始运营。 这并不是政府凭空臆想出的金额,因为如果投入太少,那就不足以激励参与者的积极性;而若投入过大,则可能给当地财政带来负担。 根据方案,只有同时满足这4个条件的申请者才能获得采购资格:
一是从事餐饮行业(包括咖啡行业),具备一定经济基础;
二是具备一定人数的员工和经营场所;
三是经营业务不抵触;
四是愿意接受金融监督机构等机关的监督检查。 在地区划分上,首尔市和京畿道各占一半配额,此外还有7个特殊区域名额,具体分配如下: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了:这4类行业总共才需要多少台“咖啡车”呢? 根据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发布的《咖啡业现状调查》显示,截至去年底,该国共有2696家咖啡馆,其中包含咖啡厅、快餐店等业态在内的小型餐饮场所数达3.3万余间。 按照每家小型餐饮店铺配备1台“咖啡车”计算,全国共需要3.3万台“咖啡车”;而如果按每户1人每天一杯咖啡的频率来计算,全年国内需求可达444亿杯。 (注:该数据为估算值,并不完全准确)
不过,由于这些“咖啡车”的最终使用主体是餐饮企业,因此其实际数量应该远小于上述数值。 那么,有了“咖啡车”就能赚钱了吗? 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售价—— 这是一台标准型的“咖啡车”,重量高达2.5吨,尺寸也达到4米X2米X2米,内部还设置了咖啡吧台、冰箱、空调、排风装置等,售价约为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7万元)。 而若要升级成豪华版,则需要额外支付1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万元)。
再来看看成本结构—— 以人均每日消费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7元)、满负荷运转来计算,一年的人均成本约为12.3万元人民币。 如果仅靠卖咖啡来赚取营收,则需要销售超过3795万杯咖啡才能回本! 当然,有朋友的疑问也许还在于——这些咖啡究竟都卖给谁了呢?会不会出现无人问津,生意惨淡的情况呢? 其实,在街头售卖咖啡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早在1989年,韩国就有过类似政策。 只不过当时政府提供的“咖啡车”无需付费,参与者只需承担燃料费和人工费即可。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很难获取商业信息,并且难以形成规模的效应。
到了2007年,韩国政府再次推出新的补贴政策,不仅继续免费提供“咖啡车”,而且还首次引入竞标机制——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垄断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刺激更多企业加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次的免费补贴力度更大,但却对参加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必须持有餐饮经营许可证以外,以往有过相关经验的企业也被排除在外。
之所以出台这项政策的背后原因,是因为韩国政府希望将咖啡文化与大众生活更加紧密地融合,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向前发展。 因此不难看出,这次推出的“咖啡车(贩卖机)采购方案”延续了以往的思路,即政府投入—市场引导—企业参与—产业繁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