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大城市病有哪些?

褚衍辉褚衍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来个偏题的回答,谈一点对“大城市病”的思考。 “大城市病”这个概念本身是个舶来品,原指欧美发达国家大都市圈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居住拥挤等。这些在我国的特大城市里也有显现。 但是我认为,我国特大城市的症结并不在于“大城市病”,因为这些病本身就是现代化进程的伴生物。我国的特大型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各种问题,根源其实在于“非城市化”。

什么是“非城市化”?简言之,就是人口经济活动的城市聚居特征不够明显。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过低,二是城镇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的比重过低。 先看第一个方面,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偏低的问题。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公布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显示,在全国74个小城镇中,按城镇人口比重排序,前30名均为县级市或县级区;而在全国586个城市及镇中,按城镇人口比重排前的30名,则有29个是地级市所辖的区,只有1个是县级市。可见,大多数县城的人口城镇化水平都比发达地区的大多数城市高得多。

再看第二个方面,即镇区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过低的问题。 在一个区域里,镇区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值(即城镇化率)越高,说明该地区的城乡分化程度就越低,也就越趋向于城市化。这一点和人口城镇化的概念略有不同。我这里用的是“趋向于城市化”,而不是“完成城市化”,这是因为,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城市病等问题,而“趋城市化”则意味着一种城乡协调发展的状态。

按照联合国有关专家的解释,“趋城市化”是指人口聚集的过程不是无限制地集中在少数大城市里面,而是把人口和经济活动相对集中地分布在一定地域范围里,这种分布使城市与乡村能够互相依赖、互相支持,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减少城市病的负面影响,使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它也意味着人均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和贫困程度的减轻以及社会平等度的提高。 这正是我们当前特别需要重视的方面——如何实现从“大城市病”到“大城市发展”的转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